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蘭陽博物館免費參觀至10月中

人氣: 2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6月25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沈如峰宜蘭縣25日電)蘭陽博物館歷經18年的規劃完工,今天起到10月中旬開放一般民眾免費參觀,館內以「宜蘭是1座博物館」概念,展現蘭陽平原的自然環境與人文關係。

位於頭城烏石漁港舊址旁的蘭陽博物館在今年5 月18日起對外試營運,但只開放團體預約參訪;今天起到10月中旬,開放一般民眾免費參觀;10月中旬後正式收費。

館方表示,蘭陽博物館的外形如頭城北關海邊常見的單面山礁岩景觀,4 層館樓及展區依宜蘭自然環境的特色,先後分為「山之層」、「平原層」、「海之層」、「宜蘭的誕生」與時光廊「宜蘭的故事」,帶領遊客認識宜蘭山河海的自然環境與蘭陽平原的農村與社會等關係,也可了解宜蘭人開發蘭陽平原刻苦耐勞的過程。

此外,館外可欣賞烏石漁港的舊址,遠眺龜山島及太平洋,是宜蘭新地景。

遊客進入展館內首先見到是造型特殊的「雨絲燈」,光線緩緩從許多燈管最上方移動到最下方,象徵宜蘭地區經常下雨,雨水豐沛。

在宜蘭畚箕型的地形中有7 成是山區,攔下台灣東北部海面吹來的水氣,產生豐沛雨水,供應宜蘭居民充足的水源與穩定的自然環境。在「山之層」展區中,除了展有中央山脈與雪山山脈交會的思源啞口特有動植物,像是寬尾鳳蝶、山毛櫸、台灣(木察)樹與其他40多種稀有植物標本外,還介紹泰雅人如何利用宜蘭山區的資源而生活。

蘭陽平原是宜蘭發展重心,「平原層」展區除展示1920年代宜蘭市西門渡口的乞丐、賣什細、挑夫及紅頭師公等人物外,也介紹宜蘭過去地勢低窪的農民如何利用鴨母船割稻,呈現克服環境缺陷求生存的智慧。

蘭陽平原上的蘭陽溪、宜蘭河與冬山河3 大河川與海匯流後,加上外海下隱藏著從赤道北上的黑潮,帶來豐富的海洋資源,「海之層」展區除介紹礁溪斷層海岸生態、蘭陽溪口沙岸生態與蘇花斷層海岸生態外,也事先在海邊以實地拓模的方式,展示各種宜蘭海岸地形,並介紹宜蘭過去的漁撈方式。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