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穿耳洞小心蟹足腫 醫院最安全

人氣: 300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7月22日訊】 (大紀元記者江禹嬋台灣台北報導) 許多愛美的女性穿耳洞後,常因為穿耳器具未消毒乾淨而發炎,穿耳店家大多也未有營業登記,衛生安全實在堪慮,嚴重者甚至會造成蟹足腫等後遺症,北市議員表示,其實最保險的方式是到醫院穿耳洞,要求衛生局應多加宣導,並立即做出相關規範,以維護民眾的健康。

北市議員吳思瑤22日舉行記者會指出,坊間許多代客穿耳的業者、銀樓都沒有營業登記,只要賣耳環的攤販就可幫民眾順便穿耳洞,目前「耳洞槍」只要上網就能購得,還有業者號稱「一機多用」,能用機器穿舌洞、肚臍洞等誇張行為。

尤其正逢暑假,學生前往商圈時可能就會因為買飾品而順便打耳洞。市面上店家分為「耳洞槍穿耳」與「直接手穿」2種方式,前者每個洞收費約新台幣100 元,後者每個洞約100至500元。

不過「耳洞槍穿耳」頂多以酒精擦拭耳洞槍,再用凡士林或白花油用力搓熱顧客耳朵後,就直接穿洞;「直接手穿」方式是搓熱耳朵後,直接以針穿耳。

吳思瑤說,其實最保險的穿耳洞地點是醫院,不僅衛生又安全。以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為例,每穿1個洞雖然需花費560元,但院方會先消毒後再打洞,之後會套上導管、將耳環穿進導管中間的洞、拿掉導管後套上耳環固定塞,最後再由醫師開藥。


北市議員吳思瑤說,其實最保險的穿耳洞地點是醫院,但從94年至今,5年來僅59人前往聯合醫院等4個院區穿耳洞。(攝影:林伯東/大紀元)


但這項服務其實根本沒多少人知道,從94年至今,5年來僅59人前往聯合醫院等4個院區穿耳洞。吳思瑤要求衛生局,應該宣傳正確的穿耳方式,呼籲民眾到醫院穿耳洞較安全的訊息,並建立稽查管理機制。

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吳傳昶醫師說,穿耳洞前後應注意清潔、消毒,若不注意可能會染上B 型肝炎、蜂窩性組織炎,甚至引起耳組織壞死等後果,不可不慎。

民眾李小姐說,逛街時因為看到代客穿耳的攤販,一時興起而花了100元穿耳洞,但因為業者沒有消毒乾淨,回家後耳朵發炎化膿甚至引發頭痛,一個多禮拜才復原。她說,如果早知道醫院有提供幫民眾穿耳洞的服務,花多點錢也沒關係。

台北市衛生局醫護管理處視察杜仲傑則回應,穿耳洞其實「不是醫療行為」,北市對業者也無法可規範。但衛生局今年已對轄內美容、刺青業者舉辦12次衛生講習,未來將研議相關管理措施。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