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教师加强刻板印象 影响男孩行为发展

font print 人气: 25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9月15日讯】(大纪元记者赵婉君编译报导)据英国《每日邮报》报导,一项研究显示,女老师常因男孩出现典型的“男性举止”谴责他们,抑制了其行为发展。也容易不自觉加强对男孩的刻板印象,比如:觉得男生在课堂上比较“笨”、没办法像女孩乖乖坐在教室、喜欢恶作剧等。另外,女老师下意识对男孩学业成就低期待,可能影响男孩发展。

一项英国肯特大学(Kent University)的研究指出,校方不应将学生依能力分组,这种做法往往导致女孩占据高分群的组别。此项报告显示,男孩在国家考试无法突破的原因,与老师的态度与期望有关。

数据显示,有90%的国小教师为女性,致使男孩在校园中,不太可能尽情的挥舞玩具枪。也就是说,男孩在校园中,被教导成女性化的行为模式,而不是在他玩玩具枪时,鼓励他负责任的态度。

此报告的作者,邦妮.哈特利(Bonny Hartley)提到:“多数成人相信,7、8岁的孩童中,女孩较能专心于课业、能力较佳、表现也比男孩出色,有迹象表明,这种期望可能潜在影响了孩子的行为、自我实现和成就。”

研究发现,4岁的女孩与男孩相比,普遍认为自己聪明、有能力、且行为举止符合社会规范,即使年纪稍长,到了7、8岁,男性同侪对与她们的印象,依旧是如此。

这项研究调查了238位4~10岁的孩子,给他们一些情境叙述,如“这孩子比较聪明”、“总是能把功课写完”,并要求他们在男、女孩的图卡中,选择这些叙述谈论的对象。

结果发现,小一以后的女孩子,在评选中倾向认为,较好的叙述在描述女孩子。8岁以上的男孩,同样也认为,女孩跟“成绩优秀、努力用功、行为良好”有关。

此项研究的第二部分,已在举办于华威大学(Warwick University)的英国教育学研究学会年会上发表。

其中探讨了孩子们对于家长的看法,家长是否认定某种性别有较好的行为表现呢?结果显示:相当小的女孩,就开始相信大人们觉得女生比较乖、表现良好,男孩约到8岁,也开始普遍认同这样的观念。

然而,此研究并没有讨论,不同的教师性别,所造成态度上与教室情境上的差异。未来研究将会着重于老师们对于特定性别的刻板印象。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细语人生》主持人宇欣在台湾一所公立学校采访了郁青老师。郁青老师在其班级里采用的品德教育方式效果明显,受到学生、家长、学校其他老师的赞许。
  • 国际狮子会300-D2区扎根品德教育于校园,捐赠《小乾坤》与《悠游字在》两套动画教材挹注高屏两地国小,及推动国中读报教育,并办理图文创作、书法比赛、读报及影片制作等四项艺文竞赛,15日于屏东农业生物科技园区举办成果展暨颁奖典礼。
  • 有的人总是害怕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失,或是拥有的什么技能知识生怕别人学去。其实如果懂得放下和分享,往往就会发现在教授别人的同时自己也会有所收获......
  • 屏东县竹田国中在高雄中北扶轮社赞助下,开展读报教育。不仅提升偏乡学子阅读能力、开拓国际视野,去年国中会考,竹田国中更是创下佳绩,全校毕业生62%考取屏东中学及屏东女中,录取率全县第一。3月21日,竹田国中举办成果分享及读报教育比赛颁奖。
  • 入学筒
    依据流传几百年的传统,德国小学一年级学生在上学的第一天都要携带一个色彩缤纷的纸制圆锥体到学校,看起来像是个特大号的甜筒。究竟这个圆锥体里面有何玄机?这项传统又是从何而来呢?
  • 小臻满4岁后,到附近的幼儿园就读,可是才去了两个星期,每天早上起床就一直哭闹,不肯去上学......
  • 读报教育对内化学生的气质,有加成的效果,竹田国中赖芳兰老师表示,“我们学校孩子的气质很优质,这次看了学生的读报心得作品,发现孩子心灵层面的成长提升很大,真的让我很感动。”
  • 对于那种总是欺负他人又屡教不改的学生该如何教育呢?我相信这是所有的老师最头痛、最棘手的问题之一......
  • 即便过了二十几年,桐林国小的孩子们,依然清楚知道这场地震是如何重创了故乡。姜韵梅说:“我希望孩子们都记得,那场大地震是毁灭、但也是重生。”走进重新整修的图书室“童话森林”,当年黄建兴特意将图书馆规划为独立空间,就是希望能提升使用率。如今崭新的图书室,顺应原始设计,在挑高的墙面上装置了一棵桐花树,这棵树没有顶,仿佛象征着书中的知识应该延伸至外头的自然世界。墙上的钟,时间停留在凌晨一点四十七分,那是九二一大地震发生的时间。
  • 龙华国小虽然位于都市里,却保有珍贵的生态环境。中庭刻意以土丘造型模拟自然环境,搭配小桥流水生态池,不但是孩子们下课时间嬉戏的场合,也吸引了鸟、松鼠等小动物穿梭其中。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