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每天多吃一口米 台年產值增加逾10億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1年01月28日訊】(大紀元記者耿豫仙台北報導)2011年農糧署極力推廣國人多食用米,農糧署長陳文德28日在推銷年糕的記者會上表示,只要每人每日多吃一口米(2.74公克),健康無負擔,而且就有5,600公頃稻田可復耕,年產6.9億元,加上週邊產值3.6億,估計全年可增加10億以上。

去年全台稻米消費量每人48公斤,相較於民國70年每人98公斤,台灣民眾的稻米消費量日益減少。

如何推廣米食,農糧署副署長游勝烽表示,農糧署將米製品注入了文化、創意,增加趣味性,讓吃米不只是吃「一碗飯」,而是蘊含文化、傳統、農民的辛苦在裏面。另外,農糧署也邀請各縣市政府參與推廣,如各地有嘉義雞肉飯、魯肉飯、腔肉飯、米粉等。

米除了直接食用,穀類食品工業所2年前也研發成米穀粉,可以完全取代低筋麵粉,做成米蛋糕、米冰淇淋。但也因筋度不夠,製作麵包時只能以少許比例混合。糧食經營科產業組表示,米穀粉因須額外加工,成本較高,過去小麥便宜,要取代有困難,最近小麥漲會是個好機會。

復耕調節氣候

復耕不只增加農民收入,同時也可達到調節氣候的功能。陳文德表示,農田水利署曾委託台大生物環境所透過衛星影像分析調查發現,水稻田的溫度要比週邊土地低3度,而以1公頃的稻田換算,可減少620台1噸的冷氣開機12小時功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