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全年紡織業產值估5,060億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1月21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韋樞台北21日電)紡織所ITIS(經濟部技術處產業技術知識計畫)表示,2011年第3季台灣紡織業未受國際經濟景氣疑慮而大幅衰退,總產值達新台幣1,226億元,估全年總產值可達5,060億元,年增4.9%。

經濟部統計處資料顯示,2011年第3季紡織業總產值預估為1,226億元,僅年減1%。其中人造纖維業產值為391億元,年增2.2%,佔整體紡織產業產值比重32%;紡織業為753億元,年減2.9%,佔整體紡織產業產值比重61%;成衣及服飾品業產值為81億元,年增1.8%,佔整體紡織產業產值比重7%。

紡織所產業分析師李信宏表示,2011年第3季台灣紡織業並未受國際經濟景氣疑慮而大幅衰退;同時也因為全球經濟復甦遲緩,以及原物料價格的回軟,使得第3季人造纖維產業的產值季減6%;而紡織業的第3季則季減7%,是所有次產業中衰退幅度較高者。

反觀成衣業第3季的表現相當突出,大幅季增38%;主要是近年中國大陸工資成本持續上揚,成本競爭優勢逐漸喪失,以及國際平價品牌服飾的消費風潮興起,促使相關成衣大廠如 Uniqlo、ZARA 等,在兼顧成衣品質與價格時,將訂單下給具有生產高性價比成衣能力的台灣廠商,促使台灣成衣業產值回穩,並且正成長。

李信宏指出,依紡織所ITIS計畫推估,2011年全年預計紡織業產值為5,060億,年增4.9%。台灣紡織產業是出口導向,在面對全球經濟景氣的動盪不安、美韓簽訂FTA的發展條件,及來自新興國家的競爭壓力時,台灣唯有持續加強具優勢的產品,包括機能性紡織品、環保紡織品等,朝差異化、高附加價值產品發展。

另外,紡織業最下游的成衣業,具有發展自有品牌的利基點,可建立自有品牌進入亞洲新興市場,以建構高附加價值的價值鏈,維持成衣產業的國際競爭力。

李信宏說,預估在2013年ECFA早收清單全面降稅為零之後,台灣紡織中上游產業將以亞洲等新興國家為主要市場發展趨勢會更明顯,也可望降低未來美韓 FTA對台灣紡織業造成的衝擊與影響。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