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話聾點睛 保齡球運動團

人氣: 2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1年11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李擷瓔台灣嘉義報導)看似平凡的學習方式,諸如用心聆聽,用眼觀察,用手觸動,但對於『聾、盲』的學習者來說,卻需比一般人要投入加倍的心力才能得到些許甜美的果實;然而這樣不怕挫敗、不畏旁人眼光,認真學習一遍遍演練的情景,就在溫情諸羅城裏的一間小球館一直不斷上演著。

99年時幾位聾友們對於大嘉義地區的聽障族群毫無運動的風氣及管道,深感遺憾,於是選擇一般聽障者最簡易入門且具團體意識的保齡球賽項為主,積極尋求資源期望得到訓練輔導培訓專業選手。

據指出,保齡球運動可以使人的肩周、腰部以及頸椎得到很好的鍛煉,而且還是一項可以從8歲玩到80歲的運動,據統計,參加保齡球運動的運動量與以下幾種常見運動的運動量的比較:3局保齡球=騎車20分鐘;3局保齡球=跑步15分鐘;3局保齡球=網球20分鐘。不分年齡、性別、個人體質好壞,男女老少均能參與。

嘉義博愛仁愛之家「聽語障關懷照顧服務中心」知道其困境主動提供資源聯結,再加入嘉義市聾啞福利協會、盲人協會、嘉義市體育會保齡球委員會鄭東榮主任委員,及嘉義之光–具國家級教練資格的黃榮利總教練的鼎力相助,大家同心協力不計報酬、義務性地培訓聾、盲選手,話「聾」點「睛」保齡球運動團,就在大家共同的信念支持下,全力為培訓身障運動人才衝刺。

黃榮利總教練說道,「溝通」真的是最難克服的事!不會手語凡事只能用筆談,很多的技巧及球感常是筆墨難以形容的;而對於「視障者」只剩殘餘視力及光影,帶領他們的每一步及肢體動作更是挑戰。但是在這麼多年的教練生涯中,也只有這支「特種部隊」讓他帶領起來感觸最多。

(責任編輯:王愉悅)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