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青少年獲取新知 逾6成靠社群

人氣: 12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1月30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陳至中新北市30日電)一項調查顯示,青少年最常閱讀的文本是網路,其中逾6成的受訪者以臉書(Facebook)等社群媒體,做為獲取新聞及新知的主要管道,顯示新世代對網路的重度依賴。

親子天下雜誌針對全台灣3715名國、高中生進行「青少年閱讀力」調查,結果顯示,66%的受訪者最常閱讀的文本是網路,每天上網超過2小時以上的重度使用者高達23%。

至於青少年瞭解新聞和新知的主要管道,書本及電視已不再是主流,62%的新世代依靠臉書等社群媒體。親子天下副總編輯陳雅慧表示,台灣有些青少年讀書讀不到30分鐘,一上網就可上2小時,社群媒體已席捲青少年族群,成為其獲得訊息的主流媒體。

新北市政府今天舉辦「2011國際閱讀教育論壇」,與會人士對於台灣的閱讀推廣憂心忡忡;新北市長朱立倫表示,科技發展飛躍,資訊可以呈現在不同的載具上,重點是要培養閱讀的興趣,讓孩子樂在閱讀、主動閱讀。

朱立倫認為,傳統的紙本書籍仍有一定價值,現在孩子大多是從電視、網路得到知識,卻不知道閱讀才是更深入的方式,透過深度閱讀和理解吸收,才能使談話更有內容、更有觀點。

新北市大成國小教師孫梅芳表示,傳統教育使學生習慣回答「標準答案」,閱讀教育則是教導回到文本,從文本中找線索;她在學校推動閱讀教育時,發現許多聰明的孩子總是直覺回答問題,答案往往文不對題,可見缺乏仔細閱讀內容的耐性。

台東縣瑞源國小校長李治國表示,閱讀教育應該有「階段性」,首先是「大量閱讀」培養興趣,讓大家喜歡上圖書館;但光是讀書仍不夠,還要能融會貫通、在腦中整理並準確地表達出來;現在他讓學生在每天早上的「晨光時間」練習說故事,漸漸克服「說出來」的恐懼。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