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灣建築回顧展 傳統走向人文

人氣: 6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1年03月20日訊】(大紀元記者黃玉燕台灣台中報導)建築展現文化國力,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台灣館2000-2010回顧展」,見證台灣建築藝術的發展,在篳路藍縷中跨出步履。國立台灣美術館即日起推出10年回顧展,透過建築元素的捕捉與意象的呈現,重建歷屆建築展的內涵,讓人看見台灣建築10年,是一段尋找台灣在地文化與國際接軌的過程。

館長黃才郎表示,台灣從2000年開始參加雙年展,連續6屆的參展經驗,將台灣建築觀念,從傳統土木施作的層次,提升到與人文場域對話,可整理出台灣社會逐年累積的文化底蘊中,包含著對環境的關懷。

2006年威尼斯台灣館由阮慶岳帶領,他提到,希望每屆威尼斯前,都能有機會在台灣美術館展出,並做成紀錄片。如今台灣的團隊伍,出國參展不再是打仗,而是展現出文化的強勢,而現在也到了反省的時機。

回顧展策展人施淑萍提到重建展場的不易,她說,所有參展的型式皆已拆除,如何抓住每屆參展建築的核心概念,其實比自己的創作更加艱辛。

2000年由建築師李祖原帶隊,以生命城市為題,參加第七屆威斯建築雙年展,也展開台灣參與國際建築展的時代。2002年由姚仁喜以2050願景台灣的未來話題。2004年以建築繁殖場:台灣台南到義大利威尼斯,傳達當代建築的實驗精神。到2008年台灣以夜城參展,一同探尋台灣夜晚空間的活力與感性。

回顧展呈現了台灣建築,已開始下一個反省的進程。到了12屆參展主題「休息中」由曾瑋帶領,將空間釋放出來,讓人與空間和作品進行對話,為建築注入慢活與另類氛圍。參展的建築師碧荷莎布說,展場有來自50國作品,當人潮來到台灣館,客家花布抱枕隨意放置在沙發上,是不是讓人想坐下來,與隔壁的陌生人說說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