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少子化危機 台民團批公托政策半調子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1年03月29日訊】(大紀元記者江禹嬋台北報導)台灣生育率低迷,已演變成國安問題,民間團體指出,目前政府將托育政策,修改為2至6歲,批評簡直是斷頭去尾制度;托育政策催生聯盟召集人劉毓秀表示,唯有提供平價優質完整的公共托育政策,讓父母可兼顧工作與育兒,才是解決問題的良方,而非以各項補助來緩急。

立法委員黃淑英、林淑芬以及托育政策催生聯盟等團體,29日於立法院召開記者會,指出原先「兒童教育及照顧法」建構0-12歲完整的托育制度,但現在卻只限定2-6歲幼兒,若犧牲前後兩端的幼兒福利,台灣超低生育率的困境依然是無解。

劉毓秀主張,要讓民眾兼顧工作育兒的公共托育,應由各級政府制定妥善辦法,以「公民共辦」方式,再加上設立各地方民主審議委員會,將學費、學雜費等費用擬定出一定的額度,以避免幼托業者過度商業化、巧立名目胡亂收費等狀況,

她表示,現行補助私立幼托、公辦民營,或是合作園所(補助5歲學費)等方式無法解決問題,政府也無法負擔;公民共辦將更優於普設公立園所、補助私立等,即以家長自負額為主,政府予以份負擔,來逐步推公共托育。

公立園所不僅成本太高,既患寡又患不均,這兩者都不符合人民的需要。故呼籲兒照法要建立0-12歲的「公民共辦」普及托育,才能讓現代女性安心兼顧工作育兒。

立委林淑芬以自身經驗談到,自己為職業婦女,但每天工作15小時,還要養育2個孩子,「常常壓力大到只剩下半條命」,雖然相對擁有較優渥的薪資與資源運用,但坦言還是力不從心,更遑論較居於經濟弱勢的家庭。

立委黃淑英則強調,托育問題是少子化最重要的原因之一!但政府對這樣的議題認識不夠深刻,原先已0到12歲為主,但是卻腰斬為2到6歲,其中是因為受到業者的嚴重壓力,她說,「若0到2歲的幼兒照護問題未解,對婦女來說還是無法完成整個托育的需求。」

民間團體呼籲,現今的托育服務不再限於2到6歲,而必須涵蓋0到2歲嬰幼托育,向上延伸到6到12歲課後托育,才足以支持家庭兼顧工作與育兒,民眾才敢真正放心生小孩。


瑞典、德國、台灣生育率走勢圖(攝影: 林伯東 / 大紀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