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幸福企業 研華不只要股東幸福

人氣: 27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4月5日報導】─企業專訪之3(中央社記者田裕斌台北5日電)有別於一般企業追求股東權益的極大化,研華科技董事長劉克振說,除了股東之外,包括員工、客戶、社會,也都要有幸福才是企業真正的價值。

劉克振是工業電腦廠第一位提出幸福企業的領導者,他認為,企業經營給予股東的回饋,並不是「全部」的回報,而是「適當」的回報,除了2008年金融海嘯外,自2004年起,研華每年股利都有4元以上的穩定水準,相較股價平均80元,股利配發率穩定在5%左右。

劉克振說,幸福企業的定義,包括企業價值的展現,以及整體產業可以高價值經營,也就是說,如果企業聚焦股東權益的提升,不免失之於「唯利是圖」,不但會造成貧富差距的拉大,也會讓企業為了提升獲利能力,缺少對整體環境的反思,反倒成為另一種「能源公害」。

研華的作法,不只用時下一般企業捐款作公益,而是提高旗下研華文教基金會的持股,及提高員工持股比重;目前研華文教基金會對研華的持股約2.97%,以今年每股配發3.5元現金股息計算,今年基金會光是現金股息就可分得超過新台幣5200萬元。

這筆錢隨著企業的成長,提供基金會穩定的財源,劉克振說,透過個人及股東的捐贈,基金會對研華的持股未來將達到5%以上,可運用投入公益的金額持續擴張。

在研華的企業簡介中寫到:回饋社會是公司的責任和使命,如果將企業比喻為一棵大樹,社會就好比是其生長的土壤;企業必須培育好根基,開拓進取,這樣才能在繁盛時期將創新成果回饋於社會,而且還應該鼓勵全體員工積極參與其中。

研華要打造一個幸福企業的理想,或許也可從位於內湖的研華科技大樓,透明的挑高玻璃下,牆壁上掛著16個大字:「以人為本、卓越創新、誠信篤實、放眼天下」得以窺見。

劉克振說:「企業的成功,不是創造一個明星企業家,企業的責任不只是賺錢而已,而是搭建一個平台,讓員工與股東都能創造一個美滿人生的舞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