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灣珊瑚礁總體檢 護海洋生態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5月10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魏紜鈴台北10日電)今年全球多處氣候異常,海洋生物大量死亡事件頻傳,其中台灣墾丁珊瑚產卵期也延後。台灣環境資訊協會要替台灣珊瑚礁總體檢,今天舉行起跑記者會。

健康狀態良好的珊瑚礁生態系生物多樣性高,提供許多生物棲息及育苗場所,而這些自然資源也可為人民甚至國家帶來極大的經濟效益,成功案例可見澳洲大堡礁及菲律賓諸多海洋保護區。

今年是民間舉辦台灣珊瑚礁總體檢的第3年,近年監測資料顯示台灣珊瑚礁有逐漸劣化趨勢,台灣墾丁珊瑚產卵有延後現象,恐不利魚類及其他依存珊瑚礁生物的生存。

由台灣環境資訊協會主辦的「2011台灣珊瑚礁總體檢」,今天舉行起跑記者會。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秘書長陳瑞賓表示,珊瑚礁有如海中熱帶雨林,珊瑚礁生態系健全平衡,會連帶影響其他生物族群數量的消長。今年總體檢除會持續監測台灣珊瑚礁健康狀態,也將邀請更多在地社區投入參與,共同提升社區環境保育意識。

出席學者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副研究員陳昭倫說,近年全球多處出現極端氣候,易造成海洋生物大量死亡,還要承受人類過度捕撈或開發的壓力,人類應劃設海洋保護區供海洋生物的喘息空間,使對海洋生物的干擾降到最低。

陳昭倫表示,各國政府已意識到保護海洋重要性,訂定「德班協定」的共同目標在2012年前,各國領海應有12%面積劃入保護區。現在台灣海洋保護區僅占領海面積5%,保育進度及觀念似乎與國際脫軌。

他呼籲,政府及各界應正視海洋保育的迫切,儘速劃設海洋保護區,落實保護區的執法及維護。

本次總體檢將自5月28日到9月3日在7處(東北角、台東杉原、三仙台基翬、綠島、蘭嶼、澎湖東嶼坪和小琉球)進行潛水調查,調查結果將提供給國際珊瑚礁總體檢基金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