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現代醫學對尿血的原因之認知與中醫治療

衛生署新營醫院 中醫科 邱玉柱醫師

人氣: 167
【字號】    
   標籤: tags:

尿血的症狀,是指小便中混有血液,或尿中夾有血塊的一種病證,小便時多無疼痛之感。若尿血時,小便滴瀝澀痛,多為「血淋」,尿血在臨床上有虛實之分,應根據臨床特點細心加以辨認。

中醫認為「肝腎不足」,症見尿血,血色淡紅,小便時無疼痛之感,兼見腰膝酸軟,目視昏糊。口舌乾燥,脈細等證,是肝腎陰虛。腎與膀胱相表裡,腎陰不足,虛火灼傷膀胱絡脈,血溢脈外,隨尿而下,故見尿血,然虛熱不甚,故見血色淡紅,尿時無痛之感。腰為腎府,腎主腰膝,其陰精不足,府失所養,故見腰膝酸軟;肝為腎之子,今母病及子,目失濡養,故見目視昏糊。腎經足少陰脈上系舌本,腎陰虛弱,無以上濡,故見口乾舌燥,脈細為陰虛之徵,此乃肝腎陰虛,虛熱灼傷脈絡所致,法當滋補肝腎(六味地黃丸加味,治之)

其次,中醫認為「瘀血尿血」,小腹硬滿,疼痛拒按,脈澀等,血蓄膀胱所致(抵當湯加味,治之)。隨症加減,可參考。常見:1、泌尿系統疾病,如:泌尿道結石,腎盂腎炎,膀胱炎,前列腺炎,腎腫瘤,血管病變,化學藥物引起,運動性血尿…等等。2、全身性疾病:過敏性紫癜,血小版紫癜,白血病,結節性多動脈炎…等。3、尿路鄰近器官疾病,例如:急性闌尾炎,輸卵管炎,盆腔炎,膿腫,直腸結腸腫瘤…等。4、血液病:有發熱。

關於「血淋」範疇,<<醫碥、搜血>>說:「痛者為血淋,不痛者為溺血。」金匱要略:「熱在下焦者,則尿血,亦令淋秘不通。」說明尿血多發於下焦有熱。治方(僅供參考):(一)小薊飲子:實熱多由感受熱邪所致,治應清熱瀉火。(二)知柏地黃丸:虛熱多由煩勞過度,耗傷陰精,及熱邪耗陰,正虛邪戀所致,治應滋陰降火,涼血止血。(三)歸脾湯:脾不統血,脾虛則中氣不足,統血無權,血隨氣陷,治應補脾攝血。(四)無比山藥丸:腎虛則下元空虛,封藏失職,血隨尿出,治應補腎固攝。補益腎氣,固攝止血。(五)其他:八正散、導赤散(隨證加減)。

(註:文章僅供參考,健康問題應看合格中醫師)
===============================================================
有關本次活動,如有任何詢問,請洽新營醫院 中醫科 (06)6351131轉2103。
社會服務室(06)6351131轉2220。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