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王文生后里國中掌中戲 穿插忠孝節義

人氣: 8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1年05月27日訊】(大紀元記者謝平平台灣台中報導)布袋戲有手繡的服裝與文雅的口白,可將傳統文化最精緻的部分濃縮在一個舞台上,但二十世紀的現在,除了大型金光布袋戲,傳統的布袋戲已經逐漸式微。台中縣后里國中為了推廣傳統文化語閩南語教學,早年利用聯課課程推廣布袋戲,縣市合併後,經費縮減,則改以演講方式來推廣。

后里國中校長陳聯鳳表示,學校從2005年開設布袋戲課程,一班學生大約二十五人,由當地的布袋戲劇團團長王文生負責教學,今年沒有經費,則以演講方式進行,學校老師十分熱心,還邀請后里地區的三所國小一起來聽演講。

從事四十餘年布袋戲演出的王文生口白、劇本、刻偶都可以一手包辦,他說自己七、八歲時,就在戲班子裏,雖然學問不高,但從劇本中學到的都是正面的做人處事道理。在學校講台上,他除了講解布袋戲的操偶技巧、口白技巧外,還不時穿插笑話與做人道理,引得台下不時發遽;他表示,看布袋戲的孩子不會變壞,他認為學生甚麼都不懂,所以布袋戲的教學中,他特別看重忠孝節義的融入。

每年都有創新劇本的王文生表示,口白是布袋戲的精華,生、末、淨、旦等四個角色都以文言文做為主要的對白,念起來十分文雅,丑角則多是白話文;他不到十歲就進入布袋戲劇團,看著師父林瓊琪〈黃海岱徒弟〉表演,自己偷偷練習而來,現在在學校都會教導,學習已經較為輕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