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專欄】日本企業對中共投「反對」票

人氣 984

【大紀元2024年06月07日訊】(英文大紀元專欄作家Milton Ezrati撰文/原泉編譯)日本企業曾經很看好中國市場,也是流入中國的外資巨大來源,但如今已放棄了昔日的熱情。

在北京努力讓經濟重回正軌、應對美國和日益敵對的歐洲之際,日本商人和投資者的態度轉變無疑令中共不快,這使共產黨領導人習近平及其同僚面臨更為嚴峻的經濟和金融挑戰。

最近日本商界的態度轉變與其它發達國家大體一致。美國及歐盟(在較小程度上)的商界幾乎對中國以前的可靠聲譽失去了信心。疫情期間北京採取清零政策,隔離和封控措施導致供應鏈中斷,這讓許多西方國家相信,最佳選擇是將採購渠道多樣化,將供應鏈從中國轉到其它亞洲地區。這些努力不僅使中國失去了出口,還失去了經濟活力和就業來源,以及經濟增長軌跡所依賴的投資。

如果商界喪失信心還不夠的話,西方國家的政府也將矛頭指向了中共。華盛頓已將敵對公開化。儘管喬‧拜登總統條件反射性地推翻了川普(特朗普)政府所做的一切,但他仍然保留了川普在2018年和2019年對中國進口商品徵收的關稅。拜登政府最近還擴大了關稅范圍,對中國製造的電動汽車、零部件、電池,以及太陽能電池板、風力發電機、醫療設備、鋼鐵、鋁和電腦芯片提高了關稅。歐盟還沒有走到這一步,但作為對中共在其市場上「傾銷」電動汽車的回應,也威脅要徵收關稅。

相比之下,日本政府在關稅或其它反貿易措施問題上表現得很低調。日本已經在其它方面表現出對中國的不信任。這種敵意的根源來自於幾年前中共政府切斷向日本出口稀土的行動。北京對東京拒絕放棄東海爭議島嶼的權利感到不滿。為此,東京努力促使世界發達經濟體,即七國集團(加拿大、法國、德國、意大利、日本、英國和美國),在中國以外尋找、開發稀土礦。然而,對中共持最大懷疑態度的不是日本政府,而是日本企業。

日本商會進行的一項大規模民意調查顯示,越來越多的會員認為中國經濟形勢在今年剩餘時間及未來會惡化。這種輿論的轉變突如其來,因為就在去年1月,只有約39%的成員認為中國經濟正在走弱,這不是一個小數字,但與最近3月至4月的民意調查中,超過一半的成員持負面看法相比,就相形見絀了。近四分之一的受訪者表示將減少對華投資,另有四分之一的受訪者表示將不投資﹐只有16%的受訪者計劃增加投資。

當然,與日本商界的悲觀情緒甚至西方政府的敵意相比,中國面臨著更大的經濟和金融問題。中國仍然面臨著巨大的房地產危機,事實上,最近政府購買空置房的萬億元計劃仍然無法滿足需要。中國消費者對未來失去信心,不願意消費,而中國的私營企業也變得非常悲觀,減少了投資和招聘。

如果日本對中國的貿易和投資持積極態度,這將有所幫助。但事實卻並非如此,北京必須攀越更陡峭、崎嶇、高聳的障礙才能重拾繁榮。

作者簡介:

米爾頓‧埃茲拉蒂(Milton Ezrati)是紐約州立大學(The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簡稱SUNY)布法羅分校人力資本研究中心主辦的《國家利益》(The National Interest)雜志的特約編輯,亦是總部位於紐約的知名傳播公司Vested的首席經濟學家。在入職Vested之前,他曾擔任Lord, Abbett & Co.等公司的首席市場策略師和經濟學家。他還經常為總部位於紐約的《城市雜志》(City Journal)撰稿,並定期為《福布斯》(Forbes)撰寫博客。他的最新著作是《即將到來的三十年:未來三十年的全球化、人口統計學和我們的生活方式》(Thirty Tomorrows: The Next Three Decades of Globalization, Demographics, and How We Will Live,2014)。

原文:Japanese Business Votes 『No』on China刊登於英文《大紀元時報》。

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並不一定反映《大紀元時報》立場。

責任編輯:高靜#

相關新聞
【名家專欄】外企撤資令中國經濟雪上加霜
【名家專欄】日本正在積極準備對抗中共
【名家專欄】中國股民轉向美日股市和加密幣
【名家專欄】北京為何如此擔心日元的表現?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