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創衛星3D探索 三千年瑪雅古城新發現

font print 人氣: 42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1年05月06日訊】(大紀元記者黃凱熙編譯報導)考古學家首次運用衛星定位,以及3D地形影像模擬技術,找到了傳說中建於三千年前的瑪雅「石首」(Head of Stone)古城。

根據《每日科學》(Science Daily)報導,考古學家為了尋找這座古城,先把已知的瑪雅典型城市建築雛型,如居民建築群、觀測天體的70英呎高三錐金字塔、祭壇、廣場,以及古城可能坐落的位置等資訊,輸入3D模擬圖像程式中,建構出一座模擬城市圖。接著再加上衛星定位搜尋的技術,終於在瓜地馬拉中北部,一個被濃密雨林覆蓋的山谷中,找到了這座有數千年歷史之久的「石首城」。

「石首城」原本僅只是當地原住民代代相傳的古城,直到1990年,首度傳出有盜墓賊挖出石首瑪雅面具後,才開始引起國際考古科研單位的注意。但經過長期的探索並無結果,一直到最近拜新科技的技術發達之賜,才得以獲得重大的突破。

瓜地馬拉政府已授權准許,美國達拉斯南方衛理公會大學(Southern Methodist University, Dallas)的中美洲研究專家Brigitte Kovacevich博士所帶領的國際考古研究團隊,對這個新發現的瑪雅遺址,進行考古開挖的研究計劃。Kovacevich博士表示,這座新出土的瑪雅古城,大約建於公元前800~900年間,也就是距今大約有三千年的歷史了。

目前已知瑪雅文明的極盛時期,大約是在西元200~900年之間,在這個時期發現的瑪雅王朝,具有完善的政、經制度來統治人民,遺址內建有宮殿和金字塔型廟宇。這個時期已被發現的最著名瑪雅文明遺址,就是位於瓜地馬拉北碇省(Peten)的「蒂卡」(Tika)古城。而剛發現的「石首城」,僅距離「蒂卡城」以南35公里。

「石首城」所在地,是瑪雅時期被稱為哈屯(Holtun)的地區,如今的遺址四周被玉米田和畜牧場環繞,古城位於無後方威脅的雨林峭壁制高點上,具有良好的城市防禦考量。

目前已初步在「石首」古城中發現金字塔、祭壇和盜墓賊挖掘的坑道。3D圖像也顯示出一公里長、半公里寬的瑪雅「石首城」上,有多棟石砌墓室與近百間民宅。據此研判,公元前八世紀時,該城約有2,000名常住居民,而每逢瑪雅國王登基大典時,可能會有多達6,000人湧入「石首城」。

Kovacevich博士也是人類學系的副教授,她表示對歷史比「蒂卡城」更悠久的「石首城」進行研究,可揭開鮮為人知的瑪雅王朝之謎,藉此了解到這個時期的國王,如何在這樣的小型社會中,取得個人的統治權以及這種具有國家政治管理型態的社會,是如何的發展演進,但卻在西元100~250年間分崩瓦解。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近日,考古學家在美國駐挪威使館新址侯賽比(Huseby)發現了一個鐵器時代定居點的蹤跡,考古學家團隊將繼續用3週時間完成整個現場發掘。
  • (大紀元記者沙莉編譯報導)以色列文物管理局和谷歌於10月19日在耶路撒冷召開新聞發佈會,宣佈將推出「死海古卷」互聯網版本,世界網民可通過網路免費閱覽死海古卷。谷歌以色列研發分部負責本次死海古卷數字化工程。
  • 今年七月,英國考古學家在「薩里斯伯瑞」發現的巨木陣,用大木柱圍起來,類似巨石陣的遺址,大概只是一個圍籬的基座。
  • 美國國家地理網站12月14日評選出2010年度十大考古發現,解開《死海古卷》作者之謎、土耳其發現諾亞方舟遺蹟、瑪雅古城3D全景呈現、全球12處文化遺址瀕臨消失、秘魯千年神廟發現成堆女性骸骨,以及DNA揭開埃及少年法老圖坦卡蒙死因等重大發現都榜上有名。
  • 據《考古》雜誌報導,未來幾十年,提到2010年,有不少人會為今年一些重大考古發現而激動不已。以下即是《考古》(archaeology)雜誌網站評選出的2010年度十大考古發現。
  • 【大紀元12月28日報導】(中央社耶路撒冷27日美聯電)以色列考古學家表示,他們可能已發現現代智人存在的最早證據。
  • 近日,古生物學家發現迄今地球上體型最大的熊,這種史前南美巨型短面熊體重達到1.6噸,站立時高度可達到3.4米。
  • (大紀元記者田恬德國報導)一條令尋寶愛好者傷心的消息。德國黑森州政府執政黨基民黨和自民黨正在草擬新法規,即:所有被發掘的考古寶藏將自動歸屬於州政府。
  • 南科管理局將於3月19、26日舉辦「南科考古季」一系列活動,透過輕鬆的故事及遊戲,讓民眾親身零距離體驗史前遺址。
  • (大紀元記者龍芳台灣台東報導)史前文化博物館7日開始在卑南遺址公園辦理大型考古體驗闖關活動,吸引大批小朋友參加,12種模擬史前人生活的情境,讓大家在過程中體驗考古的樂趣。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