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枷鎖

雅淇
font print 人氣: 27
【字號】    
   標籤: tags:

《人性的枷鎖》是我曾看過的一本書。對於書中的內容已無印象,唯獨書名始終觸動著我的心。

人心可以單純、可以複雜。單純如幼兒,可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只會越來越複雜。成長過程的回饋,是在歲月的流逝中,有失也有得。是否我們應該常常觀照我們的心?失的是什麼?心甘情願的嗎?真的失了嗎?或失中也另有所獲?再反向思考一下,得的又是什麼?得的心安理得嗎?或是得中也有所失呢?

人可以是最有智慧的;人也可以是最無知的。人的智慧呈現出無私無我,只為他人的修為表現。人的無知體現自私自利,只有自己看不見別人。所以當人犯了錯誤可以往外推,自己永遠是無辜的。正因為人對所犯的錯,無法正面對待,所以想要用枷鎖鎖住那個醜陋的自己。

從心理學的角度,我們瞭解到每個人的心中,都還住著不同的我。有善的、有惡的、有好的、有壞的,時不時的影響現意識的我,做出各種反應。或許對的、或許錯的、或許錯對混雜。

這些影響不是與生俱來的,是環境、教育、經驗等,隨著時間的累積才形成的觀念。然而,我們或許只選擇我們要選擇的,不是選擇我們該選擇的。究竟這裏面少了什麼呢?應該是最重要的道德和良心。

當我們有意無意的說出謊言時,為了圓謊,我們會說那是善意的謊言,或是灰謊、白謊、甚至黑謊。因為,我們希望別人相信我們的謊話,所以我們也會接收別人的謊話,變得相信了謊話,也就聽不了真話。因為真話傷人,因為真話讓我們無所遁形,因為真話不只像探照燈,它更像X光一樣能一覽無遺。

鎖可以鎖住有形物,卻鎖不住無形的。心的枷鎖,鎖住了罪惡感,人性的枷鎖,鎖住真實善良的我。為了要掙脫一切錯誤,我選擇修煉。讓自己接受良心的引導,提升我對道德的認識。我要讓自己變得不一樣,變得自由自在,不讓枷鎖鎖住真實的我。@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智利33名礦工,受困地下700米,熬過69個日夜,在政府和全社會親切關懷和大力救援下,於10月13日順利升井,重見天日,其救援事跡與奇蹟震動世界。
  • 在當今中國這樣一個浮躁、唯利是圖的社會中,依然有這樣一群普普通通的人,他們在為生計奔波的同時,卻願意停下腳步,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幫助著那些需要幫助的人。他們承擔著本應由政府承擔的責任,他們沒有華麗的詞藻,但卻用最樸實的行動打動了一個又一個中國人。在他們的身上,閃耀的是難能可貴的人性的光輝。
  • 在日常生活中,能夠按照他人的審美需求適當「開屏」的人,同樣是美麗的,他們也更容易成功,因為他們能在短時間內,透過與對方相似的興趣、觀點、好惡,激發對方內在的熱情,這時如果他們再展現自己最優秀的一面,以及自我的美好價值,更能引起他人的關注和重視。
  • 40歲的退休貨車司機傑姆.克拉克絕不是一個多愁善感的人,他從不曾給妻子寫過一封情書。不過在做了心臟移植手術半年後,傑姆突然坐到桌子前,開始給妻子寫下一行行的情詩…
  • 我們先來看細節,細節其實是最真實的資源,因為細節最能說明問題。一,日本隊地震後,幾百人在廣場避震完畢,整個過程,無一人抽煙,服務員在跑,拿來一切毯子,熱水,餅乾,所有男人幫助女人,跑回大樓為女人拿東西 。接來電線放收音機,3個小時後,人散,地上沒有一片垃圾,一點也沒有。二,滯留在東京車站內的所有災民,都自覺樓梯兩邊,中間通道依然暢通。三,日本電視在用日語,韓語,中文,英文,阿拉伯語...反覆播放危害通知和避難消息。這些細節告訴我的是,在日本人的觀念裡,我們應該首先是個人,一個有尊嚴的人。
  • 哲學是追求智慧的學問,投資哲學是追求投資智慧的學問。投資是一種智力密集的活動,準確地說是智慧密集的活動。智慧短缺,投資不可能成功。
  • (大紀元記者何秀娥台灣高雄報導)中國鋼鐵公司生產線課長余崇偉,4月6日晚間觀賞了神韻國際藝術團在高雄中山大學的首場演出後,非常推崇神韻晚會,他稱頌神韻開啟了人性本善的天性。
  • 四月七日,中國外交部外交部例行記者發佈會上,發言人洪磊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艾未未涉嫌經濟犯罪,公安機關正在調查,中國是法治國家,公安部門將依法辦事,其他國家無權干涉艾未未的個案,此事也與人權及言論自由沒有關係。
  • 我們永遠不知道,人生下一個叉路會通往何處?誰知道在屏東東港漁村長大的孩子,將來竟成為用鏡頭刻劃人性、奪得金穗獎首獎的導演?
  • 禁食和節食的區別:禁食是宗教信仰上的行為,節食是避免身體過胖的保健行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