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環署防塑 加嚴產業放流水標準

人氣: 9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6月16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魏紜鈴台北16日電)環保署今天預告,將針對石油化學業、石油化學專業污水下水道系統和晶圓製造及半導體製造業3種業別的放流水標準,增訂限制6項塑化劑排放標準。

塑化劑風暴令人聞塑心驚,行政院環保署今天預告,將針對石油化學業、石油化學專業區污水下水道系統增訂氨氮、6項揮發性有機物和6種塑化劑(DMP、DBP、DEHP、BBP、DEP、DNOP)限值;晶圓製造及半導體製造業除增訂列管氨氮,也增訂總毒性有機物管制值。

由於環保署才在6月初公告將8種塑化劑升級列管為第1、2類毒化物,此次卻將DIDP、DINP排除納入限制。環保署水保處表示,污水排放可從工業廢水及家庭污水兩方面分析,過去未針對上述新增揮發性有機物與塑化劑列管工業廢水的原因在於,揮發性物質會自然揮發,而一般污水處理廠對塑化劑,具9成極高去除效率,而DIDP、DINP國內業者的使用量並不高。

環保署水保處長許永興表示,目前國際上幾乎沒有在針對塑化劑在管制放流水標準,鑑於國內塑化劑風暴,才特別增訂草案限制石化業的塑化劑排放,最主要是要加強工業廢水源頭總體管制,免除塑化劑流出疑慮。

目前國內部分河川溪底泥中,仍被測出有塑化劑含量的現象。環保署水保處說明,河川水體及溪泥遭塑化劑污染來源有很多種,除工業廢水外,家庭污水、不法傾棄廢棄物和不法垃圾掩埋場等,都有可能是污染源之一,環署鼓勵各縣市政府能盡早完成污水下水道工程。

預估受此草案新增限制影響的有六輕廠、林園工業區、大社工業區和南亞科技等石化業,環保署水保處表示,石化業從上游煉油廠至中下游製造塑膠的化工業,最容易產出塑化劑的製程其實是在中下游,環保署此次新增草案,則是一併將上中下游都列管。

環保處水保處表示,此草案經預告後,還需再開研商會、公聽會,並予業主緩衝設置處理設備,之後才正式上路,預估在民國101年7月至105年7月期間全部適用實施限制。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