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通膨 港iBond销售俏

人气 4
标签:

【大纪元7月12日报导】港府发行的与通货膨胀挂钩债券“iBond”昨天开始接受香港市民购买,开始接受申购第一天,各大银行及证券行门口虽然未见市民大排长龙,但市场普遍反应不错。

据中央社报导,为对抗来势汹汹的通货膨胀及飙升的物价,吃掉升斗小民的储蓄与薪资,港府推出总额港币50至100亿元(约新台币185至370亿元)的iBond。

iBond最低申购金额1万元港币(约新台币3万7000元),市民在19日前可经分行或网上认购。iBond预定29日在香港交易所上市,持有人可在二手市场进行交易。

iBond最重要特色是保本及利息与计算通货膨胀的消费者物价指数(CPI,Consumer Price Index)挂钩。iBond以3年为期,每半年发放利息1次,计算方式分固定与浮动两部分,定息参照银行定期,浮息则视利息发放前半年的通货膨胀而定,以高者计息。

以目前香港5%的通膨看来,浮动利率将不少于4%,远高于接近0的银行定存利率,对保守的投资人来说,充满吸引力。

金融海啸期间,雷曼兄弟倒闭,购买雷曼迷你债券的投资人血本无归,市场普遍对保本高获利的产品抱持怀疑态度。iBond由港府当老板,信誉良好,外汇存底高,投资评等机构如标准普尔(Standard & Poor’s)给了AAA的高评级,因此大受市场青睐。

既可保本,又可交易,iBond还可以融资购买。根据销售的3家券商统计,第1天销售总额超过港币4500万元(约新台币1亿6650万元),超过一半透过融资认购,当中似乎可见短线投资者的身影。

iBond和美国政府推出的“抗通膨国库券(TIPS, Treasury Inflation Protected Securities)”性质类似,确保投资人所得不被高物价侵蚀。泰国公债管理事务部7月也推出类似的通膨挂钩公债;台湾也有学者呼吁发行抗通膨公债(或称通膨连动公债)。

香港特区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陈家强日前表示“目前通胀较高,若市民认为未来通胀持续高升,相信政府债券会是一个好的抗通胀选择。”但陈家强并未提到如果通膨趋缓,投资人的回报将低于其他投资标的。

目前香港金融界都在观察iBond上市交易后有多少资金流入债券市场炒作,影响香港不甚活跃的债市。金融市场上类似投资产品不少,投资人未必要买iBond。市场活跃交易频繁,对持有的退休人士也不是坏事,如果有临时现金需求,套现成本不至于太高。

(责任编辑:张雅云)

相关新闻
iBond下周一认购 只限港人
港府iBond今售门槛1万港元 银行拼命抢客
港六公屋户瞒报物业被定罪
港社福界调查:九成半社工认为政府修例不恰当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