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東登嘉明湖補課 5老師陪畢業生

人氣: 43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8月14日報導】雲端的小孩系列1(中央社記者盧太城台東縣14日電)「再辛苦,這堂課也要上」,攀登嘉明湖、重返布農族祖先遷徙路口,是霧鹿國小畢業生最重要一堂課,3月碰上風雪中途而返,昨天5名老師陪畢業生「補課」,完成壯舉。

位於南橫公路的台東縣霧鹿國小,是布農族小朋友學校,為讓小朋友了解布農族文化和重返祖先的遷徙路口,早年偶而會有老師帶著小朋友攀登嘉明湖,4年前校長曾淑玉決定在嘉明湖舉辦畢業典禮。

2年前,陳順利接任校長延續學校傳統,將攀登海拔3496公尺的三叉山和嘉明湖作為學校最重要的一堂課,除了畢業生外,學弟妹也可以陪同學長「上課」。

今年這堂課排在3月30日,經過完備體力訓練、求生和相關課程後,12名學生在老師的帶領下,從林務局向陽森林遊樂區進入大自然教室,不過,在海拔2800公尺的向陽避難屋碰上風雪,「冰封」嘉明湖步道,隊伍挺進至玉山圓柏時,被迫「停課」返回。

「希望攀登嘉明湖這堂課不要間斷」,學校8月12、13日「補課」,雖然只有1名學生邱辰返校「上課」,陳順利和4名女老師,以及邱辰的父親和姊姊、弟弟,還是「重裝」上陣,陪同邱辰完成霧鹿國小的最後一堂課。

山坡一個比一個還長、還陡峭,有的甚至是80、90度的陡坡,山友給了這些艱困的步道貼切的封號,有人稱「好漢坡」,有人形容「奪命162階」,甚至有讓人聽了就腿軟的「哭壁」。

邱辰遺傳布農族血液,攀爬陡坡如履平地,在稜線上有如脫兔,總是走在隊伍前面;不過,他說真的很累,「這個暑假作業很辛苦」,布農族祖先真偉大。

第1次陪同學生「上課」的女老師余文君,因腿部受傷,每跨出一步,有如萬針扎刺般痛苦,儘管痛到流淚,她還是笑著說,「從現在開始,要認識土地,土地要我更接近他們,所以讓我手腳用爬的。」

經過2天1夜的考驗,師生共同完成「補課」。清晨5時,站在三叉山上,居高臨下,感受布農族祖先過去奔馳山頭的「霸主」威風,眺望祖先延續生命的遷徙之路;在有如「天使眼淚」般的嘉明湖畔,告訴祖靈「我們回來了」!

三叉山有著當年美軍墜機、原住民搶救的可歌可泣故事;嘉明湖則是中央山脈稜線上的高山湖泊,是布農族古戰場,也是遷徙的十字路口。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