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改造台灣國會 公督盟籲慎選立委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1年08月25日訊】(大紀元記者戴德蔓台北報導)台灣國會亂象被美國外交雜誌評論為藍綠惡鬥、互相敵視,公民監督國會聯盟呼應該文陳述立法院「秀場變形記」亂象,包括立委肉搏、唇槍舌戰、人肉攻頂、密室協商、強行表決,呼籲選民慎選立法委員。中研院社會所研究員瞿海源更點名,媒體是國會亂象的幫凶。

公督盟8月25日舉行記者會指出, 朝野兩黨應訂定明確的立委行為、職權規範、民代的退場機制,以及政治體制的調整。 台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助理教授陳耀祥舉例,陳致中遭解職事件,是依地方制度法解職,但立委犯罪卻可以帶職服刑,顯然不符合「同樣事務、同樣法理」原則,對於不法立委應建立完備退場機制。

不夠透明,無法呈現多元聲音也是國會被詬病的原因之一。公督盟理事長施信民表示,委員會法案審查、預算審查未公佈完整影音,程序委員會、黨團協商更是連文字記錄都「全部藏私」,人民聽不到也看不到,以第7會期為例,8個委員會只有3個開放旁聽。

施信民說,檢視超過8成立委就任前簽署的「國會改革承諾書」,兌現率不到50%,顯見政治人物存在嚴重的誠信問題,而公職人員利益衝突迴避法已11年未修,立委行為法也有9年未修。

公督盟常務理事顧忠華建議,立委應該被評鑑,這樣才能有效督促立委問政品質,更要嚴禁立委兼職。立委也要受訓,要求專業化,否則有些立委很會「喬」事情,可是法學素養比一般民眾還差。

顧忠華認為,朝小野大時,立委像「惡婆婆」嚴格審查;朝大野小時,卻像「小媳婦」未能有效監督,趁勢改革國會,沒有發揮真正的民主功能,使得行政權凌駕立法權,讓立法院淪為立法局。


中央研究院社會所研究員瞿海源(左)主編,聯合三十幾位學者建議的《國會及電視媒體改革建議案》(攝影: 戴德蔓/ 大紀元)


中央研究院社會所研究員瞿海源表示, 應於立法院職權行使法、立法委員行為法中,增加對立委解職的相關規範,避免立委兼職、利益糾葛不清狀況。

監督國會十幾年的瞿海源,對於國會的改造抱持悲觀態度。他認為,國會沒有改革,國會的無能,國會之所以亂,媒體要負很大的責任,早期國會改革過程中,媒體發揮很大的積極作用,可是現在的媒體是國會亂象的幫凶。

瞿海源提到,國會要改革的實在太多,手拿最近出版由他主編,聯合三十幾位學者建議的《國會及電視媒體改革建議案》一書,他希望所有立委、政府官員、相關單位都能看一看,至少讓國會改革這條「明知不可為而為之」之路出現一點曙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