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央行:S&P調降美債信評等具主觀性

人氣: 4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1年08月07日訊】〈大紀元記者朱稚清台灣台北報導〉中央銀行今(7)日晚間針對美國標準普爾公司Standard and Poor’s(S&P)調降美國債信評等一事聲明表示,信評公司的評等具「個別主觀性」,只能作為參考資料之一,投資人勿需過度恐慌,仍應自行審慎評估判斷。

信評公司的債信評等具個別主觀性

央行在聲明中指出,市場對信評公司多有「錦上添花、落井下石」的順循環(procyclical)特性,對其評等不宜過度依賴;在2008年金融風暴發生前,信評公司甚至給予CDO等衍生性商品(擔保債權憑證)、及SIV等結構式商品最高的AAA級評等,事後證明這些商品均無投資價值,以致投資人蒙受重大損失,顯示信評公司可信度已遭受質疑。

央行舉例說明,標普公司給予部分城市型或經濟規模小的國家像是香港、新加坡及丹麥等的債信評等,竟高於美國;又如近期投資者有疑慮的西班牙,各信評公司給予的債信評等反而較台灣、日本、大陸為佳,顯示該信評公司的債信評等具有主觀性,且無法反映一國真正的經濟規模、金融市場廣度、深度及舉債能力。

央行援引國隨貨幣基金組織(IMF)於2010年10月發布的「全球金融穩定報告」,及英格蘭銀行於2011年3月發佈的研究報告,指出信評公司的主權債信評等確實存在問題,並呼籲各國主管當局不要過分依賴信評公司。

央行表示,標普將美債評等降至AA+,美國舉債利息成本每年約增加1000億美元;但若參考日本的經驗,日本在2001年也被標普調降評等,由AAA降到AA+,甚至AA-,但日本的舉債成本並無明顯不利的影響,因此美國舉債成本是否增加,仍有待觀察。

央行在聲明稿中也指出,S&P對權衡性財政支出的估計,出現2兆美元的誤差;隨後,該公司雖已修正誤差,卻改以政治理由,將美國長期債信自「AAA」調降一級至「AA+」。美國財政部認為,S&P的降等理由,從經濟面考量轉為政治面考量,其可信度及公平性,均令人質疑。

世界各國政府對美國信用評等調降的反應

央行收集世界各國政府對美國信用評等調降的反應,指出,美國聯準會貨幣政策及持有美國公債的主要國家均表明不受美國債信降等所影響。

日本完全信任美國公債;美國最大的海外債主中國大陸認為,美國必須削減舉債金額。蘇俄表示,該國長期投資美債策略不受影響。

至於歐洲地區,英國表示,美元在短期內仍是最主要國際準備貨幣,美國國會在數週前犯錯,但目前已步入正途。

法國質疑標準普爾調降美國評等所使用的數據與美國財政部的數據不同,且穆迪(Moody’s)、惠譽信評(Fitch Ratings) 2家信用評等公司並未調降美國信評。

南韓認為,美國債信評等被調降的直接短期衝擊不大,根據巴塞爾協議III,投資者持有的資產風險權重,AA評級和AAA評級沒有太大區別,因此短期不會有很大直接衝擊,而且也沒有其他可替代的投資標的。

印度相信,印度金融市場有能力克服目前影響全球的負面心理。約旦表示,對美元仍有信心,且美國公債仍將是全球無風險債務的指標,約旦央行總裁表示,會繼續投資美國公債。

美聯準會與金融監理機關聲明不受影響

美國聯準會與其他金融監理機關共同發表聲明指出,對於美國政府、政府機構及政府贊助企業等所發行或擔保的公債及證券,其風險權數不受影響,且其在相關規範 (如Regulation W ) 的地位,也不受影響。在上述聲明下,銀行資本比率將不會受到S&P調降美國債信評等所影響;同時,聯準會貨幣政策的執行也不受影響,即公開市場操作及貼現窗口等運作,均不受影響。

S&P調降理由

對於此次S&P調降美國債信評等的理由,央行表示,由於美國國會與政府近日所達成的債務上限協議,並未達該公司所認定足以維持美國中期債務情勢穩定的規模。

同時,調降評等也反映出美國國會與政府在面對財政與經濟挑戰時,其政策的有效性、穩定性與可預測性均已弱化;央行認為,此次美國調整債務上限時的爭論皆屬民主政治的常態。

美國債務上限調升歷史

自1981年以來,美國曾調升債務上限計38次,均無附加條件,此次調升債務上限2.1兆美元,則附加「在未來10年削減赤字2.1兆至2.4兆美元」,央行認為,此舉對健全美國財政有正面影響。

央行指出,7月份美國失業率由6月的9.2%降至9.1%,新增非農業就業人數為11.7萬人,高於預期的8.5萬人。據央行最近收集的資料顯示,各投資銀行雖下修下半年主要經濟體的經濟成長預測,但多預期下半年經濟仍優於上半年表現。@*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