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行吟:眼見難為憑

方靜
font print 人氣: 8
【字號】    
   標籤: tags:

世人大多認為:「眼見為憑,看得到的就相信;看不到的就不相信。」其實,這是一個「似是而非」的弔詭。因為,大千世界,森羅萬象,區區分子構成的眼睛,豈能盡解生命、宇宙之奧秘,而即使看見了,也可能只是假象;或者根本視若無睹。仔細檢視日常生活中,為眼睛所惑,而窒礙難行的經驗,比比皆是。所以,當戒之慎之,才不會被眼睛所囿限、蒙蔽。

最近,正為自己鋼琴課程進階,而陶然忘我之際,卻意外的撞牆碰壁。有一首樂曲,無論怎麼練習,左右手都無法協調配合,數度徒勞無功之後,只好放棄,等上課的時候,再向老師求教。誰知,那天,自己坐在鋼琴前嘟囔了幾句,小外甥女聞訊湊近一看,指著曲目下方的括弧說:這是左手專用練習曲。定睛一瞧,果不其然,斗大的四個字,正在眼前。「一語驚醒夢中人」!視而不見的疏漏,源於習以為常的怠忽與輕率,明白了這個道理,如何能不對自身制式僵化的思維模式,戒慎恐懼呢?

而「左手專用鋼琴練習曲」事件過後,不到一個禮拜,類似的狀況又再度發生了。假日午後,外出辦事返家,見弟弟的車子已停放在院子裡,原擬將我的車子與他的並排,觀察目測前後左右的距離,研判應該沒有問題,就信心滿滿的踩油門前進。不料,說時遲、那時快,碰!的一聲,撞上了簷廊下的石柱,保險桿、感應雷達皆受損,屋內的人一陣虛驚,都跑出來關心,所幸並無大礙,只是,又上了「眼見難為憑」的一課──感官知覺的認識,常常是不可靠的,其間充斥著不少的虛幻和謬誤,行事要格外謹慎小心。

這兩樁親身體驗,讓我開始思考問題的癥結所在,為甚麼表象清清楚楚的事物,會看不見、或者視而不見呢?追根究底的答案是:後天觀念在作祟,有時候它如同一堵牆,將真相遮蔽了,讓我們以假為真、以幻為實。德國哲學家叔本華:「人生許多不幸、痛苦、荒謬和矛盾的根由,原來是盲目的意志,是盲目意志下的盲目觀念使然。」

《聖經》中有一段耶穌談眼睛的妙喻,祂說:「眼睛就是身上的燈,你的眼睛若瞭亮,全身就光明。你的眼睛若昏花,全身就黑暗,你裏頭的光若黑暗了,那黑暗是何等大呢,」人者心之器,你的心決定你所看見,人被外在迷惑,眼光就改變。也就是說,心靈的眼睛主宰操控了肉體的眼睛,所以,關鍵在於心靈的眼睛是否瞭亮。

老化或外傷,讓肉體的眼睛病變、模糊了,人們會心急如焚、千方百計的要恢復到往日的清晰明亮、炯炯有神,所以,藉由外科手術、補充養分等種種保健方式來達到;然而,傲慢與偏見,讓心靈的眼睛出問題了,不也是該努力積極的尋求改善嗎?那麼,有甚麼道路可以遵循呢?這要靠的就是修持的功夫了。唯有透過不斷的省思與觀照、修正和實踐,才能夠常保目光如炬、純淨敏慧,看到事物的本質。

想到這裡,更讓我深深警惕:「眼見難為憑」,因為肉體的眼睛太複雜、又太淺薄了,常常令人迷失於外在表象的情境中,以致於做出荒唐錯亂的決策,而不自知;只有開啟心靈的眼睛,以純真、睿智的目光來凝視,才能夠穿透迷津、盡窺實相。今後,當提醒自己,無論為人或處事,切莫輕浮莽撞,而要用「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的心情來應對,以成就美好的善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shown)正當我孜孜不息的拼貼這幅幸福圖像時,突然間卡住了,因為其中一片──健康遺失了……
  • (shown)「悲莫悲兮生別離」,尤其是與摯愛死別,是生命中難以承受之重,難怪孔子要感嘆:「死生亦大矣。」
  • (shown)生命無論是主動的、或者被動的,在不放棄與全力以赴之後,都得到了發展與綻放的機會……
  • (shown)真正的朋友,在你獲得成功的時候,為你高興,而不捧場;在你遇到不幸或悲傷的時候,會給你及時的支持和鼓勵……
  • (shown)苦難,也許是人生的低潮,卻也是智慧的高峰……
  • (shown)生命是一趟旅行,每一回啟程,都是一次冒險,它可能帶來痛苦,但也可能帶來救贖,只要我們懷抱著信心,生命,總是會向我們展現它無限的可能。
  • (shown)在這裡的芸芸眾生買花、賣花,心田深處必然有一個柔軟、溫暖的角落,足以讓繁花盛開、充滿希望!
  • (shown)人生幾多風雨,世事變化無常;但是Lily、先生和孩子們一定會安然度過;因為,在愛的磁場中,沒有困難,即使困難,那困難也被愛!
  • 回顧從前,當我們認真審視自己的內心,總會發現:點燃靈魂之光的,往往正是那些對當時被視為苦難遭遇或事件的覺察和努力。「盡人事,聽天命」,瞭解這個道理,即使時光無法倒流,那麼,對於得失、成敗,也能夠處之泰然、無所罣礙了。
  • 這兩位母親相擁而泣,認為這是上天安排的神蹟,提醒人們無私地幫助他人,總會有一天得到回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