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行吟:大事小事

方靜
font print 人氣: 14
【字號】    
   標籤: tags:

朋友為人敦厚正派、刻苦自勵,不時感嘆半生庸庸碌碌,沒做甚麼大事,我不禁反問:到底甚麼是大事呢?他笑稱常被質疑這個問題,往往說不出個所以然,只覺得對自己很不滿意,一再虛度光陰。我借愛因斯坦的話打圓場:「有兩種方法過生活,一種是這世上好像毫無奇蹟的可能,另一種則是把每件事物都看成是奇蹟。」語罷,朋友未置一辭,似乎陷入了深思之中………

結束與友人的對話,接下來,是自己的反詰時間。關於「大事」,小時候讀過的孫中山先生的論點,立刻在腦海中浮現,他語重心長的指出:「所謂的大事,並不是一般人所認為的轟轟烈烈或驚天動地的事,而是無論任何事,只要從頭到尾徹底做成功便是大事。」另外,臺灣舞臺劇名導李國修,提到他自己國二叛逆期曾質疑父親「一生做戲鞋,都沒發大財」。這時,父親回答:「人一輩子能做好一件事,就是功德圓滿。」至今,這句話,他身體力行,奉為家訓,「開門、上臺、演戲」,25年了,一路走來,始終如一。從頭到尾徹底做成功的事、功德圓滿做好的一件事,究竟是大事,還是小事?

秦相李斯〈諫逐客書〉有云:「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老子《道德經》也提到:「天下難事,必作於易; 天下大事,必作於細。是以聖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一般人的觀念是都想做大事,而不願意或者不屑於做小事,殊不知,那些平凡的事、瑣碎的事、單調的事,往往是成就大事不可或缺的基礎。豐田汽車(TOYOTA)社長豐田章男認為:公司裡最為艱鉅的工作,不是產品研發和技術創新,而是生產流程中一根繩索的擺放,要不高不低、不粗不細、不偏不倚,而且要確保每位技術工人在操作這根繩索時,都無任何偏差。

有個故事,家喻戶曉:一位年輕人大學畢業後,去一家汽車公司謀職,和他同時應聘的三個人都比他學歷高、條件好。當這位年輕人正要走進董事長辦公室時,發現門口有一張紙屑,他很自然的彎下腰撿起來,並扔進垃圾桶裡,才走進董事長的辦公桌前說:「我是來應徵的福特。」董事長看了看他便說:「很好!福特先生,你已被錄取了。」福特感到相當驚訝!因為話都還沒說上幾句呢,董事長卻說:「福特先生,前三位學歷比你高,且儀表堂堂,但他們眼中只看見大事,看不見小事。你能看見小事,必然能做好每一件事,所以我決定錄用你。」他就這樣進了這間公司,不久便揚名天下,於是,公司改名為「福特」。

舉世聞名的「巴斯德消毒法」,源於法國生物學家路易.巴斯德(Louis Pasteur)的構想,他以攝氏約71度的高溫煮牛奶15秒的小事,成就了滅菌消毒的大事;牛頓利用數學原理,闡述萬有引力適用於一切物體,而且證明地球上的重力與物體間的引力本質相同,此後,科學家可以輕易的解釋歲差、視差、潮汐、地球的形狀及彗星的運動等問題,甚至能推算出海王星的存在,而這些,都起自牛頓與蘋果的美麗邂逅。

小事是構成大事的材料,大事是小事集合而成的;對小事的態度能夠認真的看待,遇到大事便能不慌不亂,按部就班、井然有序了。有鑑於此,再來思考大事、小事該如何拿捏,就不難得到解答。下次,再聽聞朋友傷感慨嘆時,就說說福特撿紙屑、巴斯德煮牛奶,和牛頓與蘋果的故事證明瞭路易.巴斯德秦相李斯《諫逐客書》有雲〈諫逐客書〉吧!@*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shown)她們都已白髮蒼蒼、老態畢露,然而一路走來,猶相知相惜、情深義重,這是另一種型式的「白頭偕老」,既平凡又平淡,卻彌足珍貴,很令人羨慕、感動………
  • (shown)以故事、音樂和舞蹈做主食,用愛、關懷與信任來調味,一起品嚐、共同分享,這是獨一無二的下午茶,是分享的下午茶,而分享的快樂,加倍快樂!
  • (shown)「禮」就是那份真心,倘若是善意十足,那麼即使「千里送鵝毛」,也令人感到「物輕情義重」。
  • (shown)以一顆淡泊、靜定之心,來看待這世間的紛紛擾擾,那麼,必能超越俗見的制約,而品嚐到雋永和深遠的滋味。
  • (shown)每個困難、障礙,都有解決的辦法──或者鑽過,或者繞開,或者跨越,或者突破。
  • (shown)往事並不如煙,有些優質雅緻的東西,未曾消散、已落實於日常生活中,以沉靜穩重的風貌呈現出來。
  •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轉眼間,學期已過三分之二了。段考完的隔天,同事M帶了一份試題,到辦公室來找我討論。兩人一番分析探究,他不吝讚美思考的深沉與用心,我謙稱不足,還須要改進。接著,寒暄過後,發現M並沒有離開的打算,我請他坐下來聊一聊,才恍然明白,這位向來意氣風發的青年,正面臨一個瓶頸,處在人生的低潮……
  • (shown)最厲害的人,不是據理力爭,逼對方讓步的那一方,而是願意理解與成全的那一方……
  • 回顧從前,當我們認真審視自己的內心,總會發現:點燃靈魂之光的,往往正是那些對當時被視為苦難遭遇或事件的覺察和努力。「盡人事,聽天命」,瞭解這個道理,即使時光無法倒流,那麼,對於得失、成敗,也能夠處之泰然、無所罣礙了。
  • 這兩位母親相擁而泣,認為這是上天安排的神蹟,提醒人們無私地幫助他人,總會有一天得到回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