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聖張仲景襄陽學醫的故事

山行 整理
font print 人氣: 36
【字號】    
   標籤: tags:

張仲景,東漢末年著名醫學家,被稱為醫聖。相傳曾舉孝廉,做過長沙太守,所以有「張長沙」之稱。張仲景年輕的時候,在醫學上就有了名望,但他仍勤奮好學,四處查訪名醫,登門求教。
  
這一年,張仲景的弟弟,要出外做生意,臨行時說:「哥哥,我這次要出遠門,你給我看看,日後有沒有大症候!」
  
張仲景給弟弟撫了撫脈,說:「明年只怕你要長個搭背瘡!」
  
弟弟驚訝道:「哎呀!常聽你說,瘡怕有名,病怕無名,長個搭背瘡,我眼看不見,手摸不著,怎麼治呀?」
  
張仲景說:「不要怕!我給你開個藥單,到時候,服了這副藥,把瘡挪到屁股的軟肉上,日後誰識得搭背瘡,就叫誰醫治。誰治好了,要給我來個信。」

張仲景的弟弟到湖北做了一年生意。第二年在襄陽,一天突然覺得脊背上疼痛,忙照哥哥開的藥單取藥吃了。不幾日,瘡真的從屁股上發了。他求遍襄陽的郎中,這個說是癤子,那個說是毒瘡,都不識得。後來,同濟藥堂有個名醫「王神仙」,他看後笑了笑,說:「這原是個搭背瘡嘛!是誰把它挪到屁股上了?」
  
「是我哥哥挪的。」 張仲景的弟弟答道。
  
王神仙說:「他既然能挪,一定能治啦!」
  
「可他遠在南陽,遠水不解近渴。還望先生勞神治治吧!」
  
王神仙聽罷當下開了藥方。張仲景的弟弟吃了藥,又貼了幾張膏藥,沒多久,瘡就好了,他隨即給哥哥寫了封信。張仲景接到信,十分高興,立即準備盤費,打點好行裝,步行奔襄陽而來。
  
一天清早,在襄陽同濟藥堂的大門前,站著一位身背行李、手拿雨傘的年輕後生,他向管家的央求說:「我從河南來,生活沒有著落,請貴店收留我當夥計吧!」
  
王神仙聞聲從藥店走出來。他見後生年輕利落,就說:「好吧!我這裡缺人,就收你當個炮製藥材的夥計吧!」這個後生,就是張仲景。
  
張仲景在同濟藥堂住了下來。他聰明好學,藥理純熟,不但熟悉各種中草藥的性能,而且炮製藥材幹得又快又好。沒幾天,就被王神仙替換至藥舖當司藥。他管司藥,又管看病,店裡的人有個頭疼發熱,也來找他診治,大伙都稱讚他是二先生!
  
王神仙看二先生確有兩手,就讓他做自己的幫手。王神仙撫脈看病,他抄藥單;王神仙遇著疑難病症,撫了脈再叫他摸摸,好叫他明瞭病在哪裡,怎樣醫治。張仲景把這些醫理深深地記在心上,寫在本子上,就這樣度過了一年。
  
一天,一個騎驢的老者,匆匆來到藥店,說他兒子得了急症候,請王神仙去。約摸半個時辰,老者拿回個藥方,來到藥店取藥。張仲景見藥方內有毒藥籐黃,知道病人肚內有蟲,這味藥是治蟲的。但又見籐黃只開了五錢,就遲疑了一下,隨後就抓了藥。不一會,王神仙回來了。他下了驢,就要到後院歇息。張仲景忙走上前道:「先生慢走!病人很快還要來請的!」
  
王神仙驚奇道:「病人好啦,還來做什麼?」
  
張仲景說:「恕學生直言。籐黃能毒死人體內的蟲,但要一兩的量才行。先生只開五錢,只能把蟲毒昏,等它返醒過來,會更兇惡。再用藥也不靈了,只怕病人還有性命危險哩!」
  
王神仙聽了,正在半信半疑,就見那老者就慌裡慌張地跑來,呼叫道:「王先生!不得了啦!我兒疼得死去活來,你快去看看吧!」
  
王神仙頓時慌了手腳,急得額上直冒冷汗,在店裡左轉右轉不敢去。張仲景看了,笑著上前道:「先生,不管是吉是凶,學生冒昧,情願替先生去一趟!」說完,騎上毛驢,直奔病人家去。
  
張仲景來到病人家,只見病人疼得在地上直打滾。張仲景一看就知道是蟲在作怪。只見他不慌不忙,掏出三寸銀針,叫病人脫掉衣服,看準穴位,捻動手指,照著蟲的頭部刺了進去。
  
蟲頭被刺中,死命的掙扎。只聽病人疼得哎喲一聲,昏了過去。老者一看大驚失色。
  
張仲景卻呵呵笑著說:「別害怕,蟲已經被刺死了!」說罷病人呻吟兩聲,醒了過來。
  
張仲景又開副瀉藥,讓病人吃下。頃刻,一條大蟲被排泄出來,病人完全好了。
  
王神仙知道後,又驚又喜,問道:「二先生,你到底是什麼人?」張仲景說:「我姓張名機字仲景,到這裡拜師學醫來了!」
  
王神仙說:「哎喲喲,可不敢當!」立刻擺宴款待。
  
後來張仲景回到南陽,兩人還相互交往,成了好朋友。

--轉載自正見網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縣城裏有一位富人,曾贈送他一件僧袍。過了幾天看見他,則是依然如故的穿著舊衣。
  • 那雷聲又猛烈地響了起來,並且很奇怪地就在她家房頂上面一聲接一聲地響,總也不停。
  • 看著那被人踩來踩去的鱔魚屍體,我想它是不是要比別的魚兒遭受更多的痛苦呢?!
  • 有一天,街頭走來了一位奇特的道人。沒等他走上幾步,就引來了人們的圍觀和議論。只見他肩上挑著一根扁擔,一頭拴著一扇農村人常用的石磨,直徑三尺,五、六寸厚,足有二百多斤重。而另一頭,竟然拴著一頂草帽!雖然輕重懸殊,可他卻就那麼平穩的挑著,一邊走,一邊嘴裏還在反覆的念唱著一句話:「快些走,快些搬,山變溝來溝變山……」
  • 於是,喜妹獨自努力,克服了害怕心理,看到有浮屍流近就設法救助。
  • 說來也是奇怪,婦女帶著孩子安頓下來後,這孩子竟一點哭鬧都沒有了!
  • 吉祥仙女因掌握一種仙術,只要輕啟朱唇便能吐出大量非常美麗的絲線。
  • 烘烤出來的鬆糕會散發出一股奇香,三天三夜水米未進的老母親聞到這股異香,頓時覺得腹中飢餓想吃鬆糕
  • 老頭驚訝的看著他說:「你怎麼會是王小呢?聽老人們說,五百年前有一個叫王小的去冰山梁打柴,永世再沒有回來過。」
  • 賣油老翁本來對山陽城的人已經心灰意冷,現在遇上如此好人那能不講。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