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加國談育兒】

繞開「語言禁區」 拉近親子關係

金玫
font print 人氣: 1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2年01月27日訊】

許多媽媽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一些無心之言會無意中傷害到孩子幼嫩的心靈,因此媽媽們需慎重選擇用語,繞開一些必要的「語言禁區」,才能有助於形成良性和諧的親子關係。

*禁說嘲笑的話

相信沒有哪個媽媽會真心嘲笑自己的孩子,但有時媽媽的一些話語卻會導致寶寶膽小緊張、不敢嚐試、羞於表現、缺乏自信。比如孩子某件事沒有做好,或者孩子說出的意見可能不那麼切合實際,問題想的不那麼週到,我們不是一味的挑毛病或者嘲笑孩子的不足。我們應該對孩子勇敢的嚐試表示讚賞。

當孩子因為害怕失敗而產生膽小、自卑等情緒時,媽媽要不斷鼓勵,減輕他們的心理壓力,並用儘可能積極的態度幫助孩子增強抗挫折的能力。告訴他「你能行!只是這次」、「你能做好,只是再考慮一下…哪方面的問題就更好了」 。媽媽要不斷的發現孩子的有點,多鼓勵讚揚欣賞,告訴孩子「你真棒!」。  

*發洩的話少說或不說

媽媽們有時會很辛苦,生活中也會遇到很多煩惱和不如意,這時容易對孩子發洩自己的情緒,「你真煩人」、「我後悔生了你!」這些媽媽隨口而出發洩自己不良情緒的話,對孩子造成的傷害是不可估量的,它會嚴重傷害親子感情,還會引發孩子焦慮、不安、緊張、敏感等情緒,甚至會影響孩子一生。

所以我們不要將自己的壓力、煩躁等不良情緒發洩在孩子身上。讓孩子成為媽媽不良情緒的出氣筒或替罪羊。

要想使你的孩子健康成長,那就需要媽媽們爸爸們多用心教育了, 同時時刻也要注意改掉自己那些不自覺影響孩子成長的壞毛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每個孩子在小時候都是最討人喜歡的,很聽話也很乖巧。因為那時他們很純真,就像一張白紙,乾乾淨淨,可是隨著慢慢長大,他們開始變得不再那麼讓人喜歡了,最明顯的變化應該是在通常所說的「叛逆期」。
  • 我們常說淘氣和頑皮是孩子的天性,但是如果這種淘氣和頑皮已經發展到不分時間、地點、事情,孩子一味任性而為,那就是很糟糕的一件事情,這種壞習慣也會直接影響到孩子的成長。 Devis就是這樣的一個讓人頭疼的淘氣包。
  • 一次帶學生野外旅遊的活動中,我帶的39個學生,都表現出積極的熱情,然而活動不到一半的時間的時候,有些學生就不想繼續了,為甚麼?有的說:太累了。想休息。 而大多屬人還都興緻勃勃的沒有休息的意思。 「老師,開空調吧,太熱了。」常愛抱怨環境不適的小靜說。
  • 新新今年五歲,他媽媽談起他的時候談到了這樣一件事:前兩天她去接新新的時候,老師說新新打小朋友。她很生氣,可新新說:「因為明明搶玲玲的餅乾,我幫玲玲搶了回來。」
  • 炎炎的爸爸小張從小家境比較貧寒,成長過程中吃了很多的苦,前些年經過拚搏,做了一些大生意,手裡有了一些錢,趕上出國熱,也到加拿大做了投資移民,小炎炎出生後,爸爸視炎炎為掌上明珠,捧在手上怕摔了,含在嘴裡怕化了。他常說的一句話就是:絕對不能再讓我的孩子受我那罪了。於是從孩子生下來,孩子就像泡在蜜罐子裡一樣,甚麼都要最好的,別人有的他一定得有。
  • 一次朋友聚會,談到子女們的情況,大家都非常羨慕劉大姐有一雙懂事省心的兒女,紛紛討教育兒經,劉大姐哈哈一樂說,甚麼育兒經啊,就是早點讓他們自己管自己,也免得我為他們操心。
  • 有朋友曾介紹她的育兒經:對待無理取鬧的孩子,語氣要溫和,態度要堅定。聽後感覺很受益。 。
  • 孩子的習慣在其成長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會決定他們的行為和選擇,好習慣會讓孩子受益一生,助其在未來工作生活中脫穎而出。培養良好的習慣,需要長期的訓練才能養成,要先從家庭教育入手,儘可能在家庭中樹立起孩子良好習慣的意識。作為家長,一定要在孩子的習慣培養上下大功夫,要講求方法,有針對性的指導。
  • 一天,到朋友家做客,彤彤媽媽忙著招呼我們,五歲的彤彤也懂事地幫我們搬凳子,我看著可愛的孩子,頓時心升愛戀,彎腰想抱起彤彤,沒想到孩子馬上跑開了,並且一邊跑一邊說:「不讓抱,別把我賣了。」弄的我好不尷尬,問緣由,彤彤媽媽哈哈大笑說:「我們常告訴孩子,千萬別讓陌生人抱,抱走就把你賣了,就見不到媽媽了。所以孩子從不讓陌生人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