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世界真奇妙!冰湖融化 晶瑩「冰針」隨水漂

看更多文章»

冰融加速 格陵蘭島基巖上升

【大紀元2012年01月03日訊】(新紀元周刊256期,記者李曉宇報導)丹麥屬地格陵蘭島是世界上最大的島嶼,傳說中聖誕老人的家鄉。目前該島只有15%的面積可供居住,其他均覆蓋在冰層下。然而氣候變化使得原始冰川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加速融化。

12月9日公佈的一項新的研究發現,近年來隨著冰雪融化的速度加快,格陵蘭島逐漸上升,科學家認為這是全球變暖的一個驚人的警示。

2010年額外冰融量1,000億噸

在12月9日的一個會議上,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貝維斯(Michael Bevis)帶領的科學家研究團隊說,在冰融的過程中,50個GPS觀測站組成的網絡測量格陵蘭島基巖的上升,發現格陵蘭島南部的冰融速度加快,2010年加速融化掉的冰多達1,000億噸。導致島上的大部分基巖額外上升四分之一英吋。在南非德班氣候峰會前,該研究小組發表的論文中已經指出了這一現象。

貝維斯說:「額外的冰雪融化和基巖上升意味著我們會遭遇到額外的海平面上升,這個過程並不是一個真正穩定的過程。」

貝維斯說,奇怪的基巖上升的唯一解釋是全球變暖造成的冰雪融化。冰融及其帶來的海平面上升是全球變暖的標誌之一,這迫使研究人員不得不尋求新方法來克服不同季節性和地區性的信號對測量氣溫影響所帶來的障礙。

他說:「真的,沒有其他的解釋。格陵蘭島基巖的異常上升與2010年冰融日異常的地圖呈現出相關性。在額外冰融日天數很多的地點,其基巖上升也最高。」

該科學家小組指出,冰融日「異常」是指額外冰融的天數,也就是說,相對於過去幾十年來平均每年的冰融化天數多出來的那些天氣溫暖足以融化冰雪的天數。近年來隨著全球排放量的持續增加,冰融日「異常」天數也在增加。

貝維斯指出,2010年,格陵蘭島南部在科學家認為是異常溫暖的條件下,額外融化了1,000億噸的冰。

以前的研究所記錄的測量結果表明,一旦冰雪融化了,它下面的基石就會上升。基巖上升的高度每個觀測站記錄的都不一樣,取決於觀測站距離冰融最大的地區的距離。那些距離冰融最大區域的觀測站記錄到基巖每5個月就上升1英吋。而遠離冰融最大區域的觀測站記錄到的2010年冰融季節的數據至少要小一半。科學家們說,冰原的重量將其所覆蓋的基巖往下壓,一旦融化失去重量後,基巖就會上升。科學家們說這一過程被稱為冰川均衡調整,自從地球在大約1萬7000年前走出冰河時代以來,這種調整就一直在進行著。

領導這項研究的團隊說,研究是通過使用高精度的全球定位系統(GPS)測量格陵蘭島、冰島和島內其他地區的岩石邊緣的垂直運動數據來進行的。

2011融冰季節


12月6日,NASA公佈了格陵蘭島2011年的融冰季節圖。橙色代表該地的融冰天數多於1979至2010年夏季的平均融冰天數,藍色表示該地的融冰天數少於1979至2010年夏天的平均融冰天數。白色表示該地的融冰天數和1979至 2010年夏天的平均融冰天數相同或大致相同。(NASA)

12月6日,NASA公佈了格陵蘭島2011年的融冰季節圖。每年冬天,格陵蘭島絕大部分地區都被冰雪覆蓋,甚至邊緣地區也不例外。到了夏天,冰雪融化,暴露出佈滿岩石的海岸線,冰川融水在海岸線上通過狹窄的海灣流入大海。

根據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的北極年度報告,2011年格陵蘭冰原的表層融冰面積沒有打破2010年夏天的記錄,但是仍然高於平均水平。 NASA公佈的圖片顯示了2011年格陵蘭冰原各部分的表層融冰狀況,橙色代表該地的融冰天數多於1979至2010年夏季的平均融冰天數,藍色表示該地的融冰天數少於1979至2010年夏天的平均融冰天數。白色表示該地的融冰天數和1979至2010年夏天的平均融冰天數相同或大致相同。

根據數據分析,2011年是自1979年以來融冰面積排名第三或第六的年份。融冰現象在中海拔地區特別突出,在這幅照片中顯示為橙色。在一些地區,融冰季節比平均水平多出30天,影響了31%的冰原表層。

根據該報告,格陵蘭島在2011年的冰蓋損失大約為4,300億噸,足夠使全球的海平面上升1毫米。◇

本文轉自256期【新紀元週刊】「焦點新聞」欄目
http://mag.epochtimes.com/b5/258/10276.htm

新紀元雜誌PDF版訂閱(52期10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