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灣專家獻策 籲政府提升競爭力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2012年10月16日訊】(大紀元記者鍾元台灣台北報導)「2012台灣競爭力高峰會」16日在台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舉行,國策顧問、台灣大學心理系教授黃光國強調,中華文化的競爭力。全國商業總會理事長張平沼表示,亞洲將為未來全球文創產業重鎮,他認為可從文化中尋根,由東方元素中萃取。商業發展與政策研究所所長杜震華、台灣競爭力論壇執行長謝明輝均表示,提升幸福指數的競爭力,可鼓勵民眾信仰宗教。

台灣競爭力論壇理事長彭錦鵬教授表示,面對國內外強烈經濟挑戰,台灣競爭力的最大弱點反而是政府施政捉襟見肘、未受肯定。彭錦鵬說,我們很痛心發現,朝野尖銳對立、延誤台灣發展。朝野政黨領導人應該在台灣發展的重大議題上,盡速面對面討論,形成共識,造福國民,不容私心閃避。

中華文化的競爭力:好學與力行

黃光國表示,全盤西化已經大幅度降低了台灣社會的整體競爭力。他強調,中華文化的競爭力說,台灣是中華文化現代化最好的實驗室,中華文化現代化最重要的原則是「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國民政府撤守台灣之後,在台灣以一個只有2,400萬人口的小島能夠在經濟上表現出強勁的競爭力,創造出「東亞四條小龍」的經濟奇蹟,就是最好的例子。

「作為一個海島,台灣缺乏豐富的天然資源,唯一最可貴的就是人力。」黃光國提到孔子要學生用「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的方法來追求學問,如果有問題都不可以輕言放手,一定要鍥而不捨,直到問題完全清楚為止。

全國商業總會理事長張平沼表示,台灣多年來累積精密技術,也有全球運籌及製造管理的豐厚經驗,如何從文化中尋根,由東方元素中萃取,並藉由工藝、設計、技術進行解構後加以創新,於設計水平、品牌形塑、人文深度及國際視野,以適當的方法及精準語言與全球市場進行溝通與傳遞。未來要讓台灣的文創產業走向國際,應建構跨國合作的機制。

對於提升幸福指數,商業發展與政策研究所所長杜震華表示,應從需求和供給面著手;而精神面則可鼓勵民眾擁有信仰,降低物慾和物質需求;在供給面,可以擬訂有效的政策滿足民眾的需求。像是可在環境品質上,提倡環境優於經濟的觀念。在治安狀況上,則整飭官箴,嚴懲警界的害群之馬。

謝明輝說,幸福之追求,除了政府部門的行動外,民間力量的崛起更發揮了極大作用力,不管是宗教、知識還是藝文界,在對於環境保護意識、人文推廣及心靈安定等領域上有著決定性的力量,也對台灣民眾的幸福起到了莫大的作用。

許嘉棟:台灣公股銀行競爭力堪憂

台灣金融研訓院董事長許嘉棟憂心,從台灣金融業對經濟成長的貢獻率下滑趨勢看到,金融競爭力正逐年式微。他說,台灣金融業家數多、規模小、公股比重約占4成偏高,創新力不足、競爭力堪憂,公股銀行到對岸發展並不樂觀。

馬英九總統則針對當前經濟情勢,強調台灣向來在考驗與挑戰中成長,只要能掌握契機提振競爭力,必定可以突破困難、邁向新的高峰。馬總統表示,政府將繼續增加國內投資、吸引台商回台投資,並加速改革基礎工業技術,讓台灣成為國際經貿體系中關鍵元件與精密設備的提供者、服務業創新模式的推動者,藉此創造就業、提高企業的獲利及勞工的所得。

(責任編輯:孫芸)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