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以指標評量人才 台學者憂短視近利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2年12月17日訊】(大紀元記者江禹嬋台北報導)全球化競爭下,各國競逐人才、學術界成果與產業需求間的落差、專利質量不均等問題逐漸浮現;許多學者即針對目前高教評鑑制度,提出許多質疑與批評,認為評鑑過於重視KPI(關鍵績效指標),卻忽略社會效益以及貢獻等。尤其短時間內無法有成果,而需要長期投資、可獲大量回饋的培養計畫,可能因過於頻繁的評鑑,導致有短視近利的問題產生。

「第九次全國科學技術會議」以「面對台灣的科技轉型」為主題,產官學研各界多人參與。對於台灣要提升學術地位,台大地質系教授魏國彥憂心,目前評鑑周期約1到5年間不等,但科技長期發展,可能會有發展滯後的問題。若是指標沒有把社會貢獻度納入考慮,將容易產生短視近利的問題,對國家長期所需的發展投資與效益,就無法確實掌握。

目標方向遠比績效指標重要

由於大學評鑑在學術界揚起不少波瀾,工研院電子光電研究所所長詹益仁表示,他擔任5年500億大學尖端研究中心的評審時,許多學校整份報告的KPI績效指標,都有幾十個以上,全都在談如何實現這些指標,完全看不出方向與目標。他坦言:「看到後非常訝異,台灣社會已充滿KPI指標,幾乎有些走火入魔了。」

回顧過去的科研計畫,以1970年IC產業計畫為例,即使沒有績效指標,但一樣清楚目標及方向,唯一的KPI指標,就是當時行政院長孫運璿說的「你們好好去做,其他我負責」,反觀現在一大堆指標卻沒有方向;行政流程的完整,遠遠比效率方向還更重要,這就是現在的大問題。

另一位長庚大學教授指出,KPI可當作門檻標準,但後續送評審評鑑部分就不可包含,如此才能避免評審受到先入為主觀念,忽略其他更優秀的發展內容。

台大電機工程學系教授吳瑞北認為,提升學術地位關鍵在於應並重實力及奉獻能力,他也建議,學校要加強學校與產業界合聘制度,可把學、產業界合聘人數納入評鑑指標。◇

(責任編輯:敏清)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