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前進大陸 台灣金融業者莫當冒險家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2年02月23日訊】面對金融業者期盼加速開放前進大陸的聲音,金管會副主委李紀珠今(23)日強調,開放得快不重要,開放得好才重要。 台灣金融業大陸政策鬆綁,成為熱門議題。

「2012天下經濟論壇」今日由金管會副主委李紀珠,和中信金總經理吳一揆、元大金控董事長顏慶章、玉山銀行董事長曾國烈,以「兩岸金融新格局」為題展開對談,激盪出台灣金融監理和併購趨勢的共識。

《天下雜誌》總編輯吳迎春指出,根據《天下雜誌》最新的一千大CEO調查,金融業CEO在ECFA談判之後,對未來景氣發展看好度,創下新高,增加了10個百分點。

李紀珠回應,金融產業是信心產業,不像製造業「銀貨兩訖」,不論銀行或保險,交易的是長期的信任,因此敏感度高,兩岸談判過程也較辛苦。業者的角度常會覺得慢,但民眾卻認為腳步過快。

李紀珠認為,金管會未來將透過法規鬆綁,協助業者將台、港、大陸三地分行整合,建立網絡。

中信金控總經理吳一揆指出,面對兩岸金融鬆綁,首先應先談,國內金融業是否已經準備好了?他指出,目前台灣金融業的產業結構,銀行家數過多、利差太低、公司規模不足、市場也有限。從市佔率來看,台灣五大銀行市佔率30%,遠低於中國的49%、韓國的89%和澳洲的85%。而利差(收益)偏低、規模不足,使得台灣金融機構只能負擔營運費用,卻不能承擔金融海嘯等大型風險。

吳一揆表示,業界希望政府鼓勵優質、大型的銀行整併,同時要差異化管理。市場結構的改變,中小銀行自然能找到他的利基市場。另外,針對經營不善的金融機構,要有退場機制,而非讓全民買單。

前財政部長、元大金控董事長顏慶章則指出,台灣金融業本身的結構性問題如果沒有解決,台灣未來的黃金十年,金融業很難發揮。目前台灣金融業,公股銀行市佔率高達50%。同時,政府又做了若干宣示,未來可能公股銀行併民股。他擔心,如果政府不能讓金融業界,有自發的整併過程,會產生反效果。

從政府轉戰業界的玉山銀行董事長曾國烈指出,業者如今登陸的速度,已經慢了,建議金管會不需要雙重核准。

近來,陸銀來台參股蔚為話題。顏慶章和吳一揆、曾國烈都有共識,陸銀來台參股,利多或風險,還是要看陸銀參股和台灣金融業,背後的策略與合作模式。

李紀珠則指出,未來陸銀參股比例不排除考慮放大,但控制性股份,金管會會替業者和民眾把關。◇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