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留種保育生態米 桃米社區插秧

人氣: 3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月25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林恆立南投縣25日電)南投埔里鎮紙教堂見學園區今天舉辦「自用留種」種稻保育活動,桃米社區的老人家、中壯年及國小學童,共同以自然農法種下桃米生態米,期待種植出桃米特有適地性的稻種。

這場種稻保育行動於紙教堂旁的自然農地舉行,桃米社區老、中、青居民及桃源國小的小朋友共數十人參加,大家捲起褲管,雙腳踩在泥田裡,將一叢叢的秧苗插進田中,儘管田水「冷支支」,但眾人的心情卻是溫暖滿足。

新故鄉文教基金會自2005年開始,秉持「友善環境、親近土地」信念,以不噴農藥、不灑化肥的自然農法,在見學園區的一小塊農田種下台農71號稻種,收成後取名「鳥忘食」生態米,成了園區特有的稻米品牌。

去年年底第5次採收時,基金會特別取下較強壯的榖粒做為「自用留種」育苗,並選在驚蟄節氣前,由社區居民一起種下台農71號種稻,另外增加種植台南14號,以2個品種進行種植。

新故鄉文教基金會表示,所種植的稻作也將以自然農法照顧,期待經過5到8個世代的留種育苗,種植出桃米特有適地性的稻種。

除了「自用留種」人工種稻的種植活動,社區民眾也在見學園區的田分仔溼地進行金線蛙保育行動。

基金會指出,田分仔溼地剛整理好時,被譽為是全台保育類青蛙金線蛙最大的棲地,但是,隨著外來魚種吳郭魚、泰國鯰的入侵,逐漸減少,經由生態專家彭國棟的建議,特別在溼地種下空心菜,希望營造金線蛙可躲藏、棲息的生活基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