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推動十年有成 國姓咖啡產量冠全台

人氣: 75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2012年03月25日訊】(大紀元記者林萌騫台灣南投報導)本來完全沒有咖啡產業的國姓鄉,在檳榔業日漸沒落的背景下,開始有咖啡農嘗試種植,再加上國姓鄉公所的大力推動,在海拔平均600至1,100公尺的檳榔園推廣間作;10年有成,總種植面積達120公頃、年產120公噸,雙雙稱冠全台。

國姓咖啡的生長環境日夜溫差大、成熟慢,完全以人工採集8、9分熟的果實,經去皮、脫殼、烘焙等繁複過程製成精品,「不酸、不苦、不澀、非常潤喉」 國姓鄉長林福峰非常自信地說,國姓咖啡已建立起良好口碑,他以伴手禮的方式送給外地來的客人品嘗,得到的回應都是「甘醇好喝!」

林福峰疼惜地指出,農民會生產但不會行銷,為農民促銷咖啡就成了公所近幾年最該做的事,他也警惕咖啡農,品牌的建立很困難,要毀掉卻只要一瞬間,所以他常以「100%國姓咖啡、絕不摻假」、「騙人就是騙自己」勉勵鄉內的2個咖啡產銷班。

國姓咖啡以純手工、一顆顆地從樹上採下鮮紅欲滴的果實,再挑去會令人心悸、頭暈、腸胃不舒服,又會毒害人體健康的爛豆、發霉豆,這都是機器無法取代的;林福峰誠懇地表示,台灣國姓咖啡的售價較高,就是為了保障消費者的健康,消費者只要了解咖啡農的用心,應該可以接受才對。

爭取經費600萬 建立分級制度

用10年構築的咖啡產業為基礎,國姓鄉公所今年爭取到經濟部中小企業處地產基金600萬經費,將分2年投入台灣國姓咖啡的行銷宣傳及建立分級制度,提升國姓咖啡品牌的能見度和品質,讓咖啡農的產量能銷售得一乾二淨。

林福峰樂觀地指出,咖啡農看到產量不夠賣,自然就會增加種植面積,根本不需要公部門再去誘導增加產量;如果由公所盲目地推廣種植面積,但無法幫咖啡農有效地銷售出去,反而會害了憨厚的農民血本無歸,對知名度還不夠響亮的國姓咖啡將造成莫大傷害。

配合600萬地產基金的運作,11月國姓鄉公所將於國姓驛站舉辦第一屆國姓咖啡節,連續2天舉行咖啡比賽及特賣會,現場還有免費的咖啡品嘗,又可無限續杯,預期會吸引大批全台的咖啡愛好者熱烈參與。林福峰信心十足地說,國姓咖啡不怕消費者比較,喝過的一定會一口接一口!

林福峰特別推薦,國姓驛站距離國姓交流道出口只有500公尺,又有寬廣的停車空間,台灣國姓咖啡協會進駐後,將提供遊客現場烘焙DIY、現泡咖啡品嘗,好喝看得見、健康也看得見,不管是單車、機車族走中潭公路,或家庭旅遊、遊覽車團體經國道六號都很方便。

缺經費包裝設計 等待政府援手

經過10年的推廣,國姓咖啡農該有的機具都有了,林福峰指出,政府對於咖啡農的補助目前已足夠了,現階段農友最需要的就是在產品的包裝設計方面的輔導和協助,讓農民生產的好咖啡也有高品質的外包作搭配,提升整個產品的價值感,對行銷會更有利。

春風咖啡園主──68歲的曾林春英表示,他先生在921時腦部受重創,至今仍無法幫忙咖啡園事務,所有的事情都是她一肩挑起,只能管好生產這部分,實在沒有人力和時間去銷售,如果能由農會統一收購或代為銷售,她即使貸款也想擴大種植面積,對台灣國姓咖啡的前景,她始終抱持樂觀的態度。

(責任編輯:羅令尹)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