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中區靠文化再生 歷史民宅深度特搜

人氣: 87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2012年06月10日訊】(大紀元記者黃玉燕台灣台中報導)由雲科大文資所師生團隊耗費半年時間進行掃街,透過一系列街廓調查,將中區從日治時期開始,具歷史價值的建物與民宅空屋重新整理,9日的成果發表會上,雲科大文資所教授李謁政指出,透過挖掘出具深度導覽文化與觀光價值的資產,我們也提出可行的發展策略,期待透過產官學的力量,將沒落20年的中區成功轉型、再造榮景。立委林佳龍也提出挽救中區的「第一步」可行性規劃。

曾是台灣中部最繁榮商業區、就業區與交通轉運中心的台中市中區,過去在不到一百公頃的範圍內,曾擁有最高密度百貨公司、電影院、夜市、糕餅店、補習班、銀行總部、珠寶店、電腦周邊商品、南北貨、婚紗攝影店等,如今繁華街景不再,入夜後,空蕩的街道與閒置的店面,甚至成為犯罪的溫床。

近年台中市府也試圖透過台中鐵路高架捷運及中港藍線BRT公車捷運系統的建構,期望挽回中區的的競爭力。但雲科大文資所教授李謁政在指出,BRT的建置在狹小的中區道路,並不見效,他認為,唯有透過捷運的地下化與鐵路共構,才能改善中區的交通問題,創造城市競爭力。

面對「沒救了!」此起彼落的聲音,長期致力挽救中區的立委林佳龍指出,內政部長李鴻源也認為台中中區是全台最需要都市再生的地區,但中區要再造,必須要跨出第一步。他說,日前曾向文化部長龍應台提出以文資處為中心,帶動火車站前後站的區域發展,以文化發展為核心,帶動商業機能的構想,作為挽救中區的「第一步」規劃。

他說,這次與雲科大文資學系共同策劃台中文化再生策略,是期待透過在地力量,包括商會、商圈發展委員會、文史工作者,重新匯集中區商家與居民的自信心,在地方與中央協調下,研議如何善用且活化都市閒置空間,包括帶入都市節慶、影音產業、文化觀光等發展,吸引與培育年輕藝術家及創作者進駐經營管理,幫台中把舊市區找回新的靈魂,讓城市中心生活、歷史文化、交通景觀都獲重生,再創台中新風華。

(責任編輯:羅令尹)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