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高教工會:大學評鑑制度 孔子也難通過

大專院校教師到教育部抗議 批評大學評鑑指標僵化 變質為表面功夫 要求暫停及檢討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2012年09月28日訊】(大紀元記者江禹嬋台北報導)9月28日教師節除了慶祝感恩活動之外,大學教師們卻感嘆現在的大學教師的工作處境日益惡化,其中一個最大的原因就是政府近年來進行的「大學評鑑」惡化了大學環境,教職員工必須過勞地拼命追求論文點數,成為達成績效指標的學術工廠。大學教授更演出行動劇「蔣部長『評鑑』孔夫子」,凸顯評鑑制度的荒謬。

台灣高等教育工會28日號召全國大專院校的第一線教育工作者們一同來到教育部抗議,要求暫停並檢討大學評鑑制度。

行動劇內容主要敘述孔子穿越時空來到現代,遭到現任教育部部長蔣偉寧的評鑑。結果,因為孔子「因材施教」的理念堅持「述而不作」,沒有SCI、SSCI英文論文著作,課程沒有固定的教材,因而不能成為評鑑指標。

尤其孔子最傑出的學生--顏回的道德高尚,是一位能承襲孔子思想的優秀學生,但是畢業後卻找不到工作,以此諷刺現在的大學評鑑制度,連孔子都無法通過。

若要對現行評鑑制度做評價,高教工會請許多大學第一線受雇者以一句話來形容。他們認為,「現行評鑑制度只是逼大家浪費生命玩文字遊戲」、「不當的評鑑就是學術霸凌」、「第一次未做好,何來由第二次?」,顯露了基層教師們的無奈心聲。

高教工會指出,並不反對大學進行評鑑,但對僵化的評鑑指標有意見,並淪為作文比賽。高教工會理事長戴伯芬舉例:有些學校為了評鑑時有好的表現,甚至訓練學生死背各種學校辦學的理念與系所的發展特色,讓大學評鑑變質為表面功夫。

關於高教工會的訴求,教育部高教司副司長馬湘萍回應,系所評鑑沒有納入SSCI(社會科學引文索引)或SCI(科學引文索引);系所評鑑的指標部分也由學校自訂,委員只是去檢視有無達成這些自訂的指標而已。◇

(責任編輯:敏清)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