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清代皇族戰袍台修復 全球首例

人氣: 79
【字號】    
   標籤: tags: , , ,

【大紀元2013年11月24日訊】(大紀元記者徐翠玲台灣台北報導)刺繡文物很難保存,刺繡修復在世界上更是罕見,奇美博物館所保存270年前清代戰袍,台南應用科技大學全球刺繡研究發展中心教授張美筠及團隊歷時3年完成修復。張美筠表示,修復最大目的是希望戰袍能夠持續留在世上,讓後代子孫可以看見。修復雖借助高科技儀器,但仍遵照義大利學者所主張的最小介入,不是破壞而是延續古物生命。

戰袍屬一、二品官祭典時穿戴服飾,分成前檔、側檔、左右護腋共9件(張美筠認為是10件),材質包括石青緞、棉紙、棉布、月白綢等共6層,全部用銅泡釘固定。從戰袍石青緞面及四爪龍紋判斷,不是一般人穿得起,必是皇族服飾。

難以修復的古代服飾

戰袍布滿銅泡釘,銅泡釘生銅綠引起移染而導致石青緞破裂,以甲衣最嚴重。戰袍全件脫線1,380處、破洞1,096處、磨損4,269處及髒汙1,847處。張美筠說,全世界類似古董非常多,沒辦法修復,不少人請修復團隊提供研究報告。而台南應用科技大學是台灣唯一能修復古代服飾的機構。

修復團隊使用高科技儀器檢視戰袍材質、金線。用偏光顯微鏡分析石青緞橫切面,也用200倍數顯微鏡分析刺繡方法釐清製作路徑,畫出破損圖、針法走勢圖供修復參考。也用色差儀分析染成古代顏色的絲線,找出最接近原有絲線。

修復成員曾詩涵指出,修復時所需布料及金線委託南京雲錦研究院用原來工法織出,銅泡釘則在台灣開模製造。全部經費包括材質、人事等近千萬元。

修復戰袍最大挑戰,張美筠認為,是戰袍原先沒有,但遭後人修復補過的地方,也必須恢複原狀。如兩處大破洞,疑似先繡好再用3秒膠貼上,也蓋住銅泡釘,必須一一清除恢復原狀再修補,過程非常艱鉅。而金線修復則是最有趣的工作。

銅綠部分,故宮表示受損銅綠最好不要去掉,張美筠思考2個月,決定清理比較接近石青緞部分銅綠,但「用最少介入方式取得最大的保存」。只用高純水搭配一定比例無患子做清潔,而頭盔2/3裂開,則先利用電腦摸擬後恢復原狀。

全球首創補金、染色技術

修復團隊申請補金及染色(染成歷史色)兩項台灣專利,技術都是全球首創。張美筠表示,歐洲文物保存較好不須補金,補金源自日本皇室失傳技術,把金絲、金片,用石臼磨成片狀、礫狀、粉狀再塗抹於絲線上。而染色,是用台灣在地花木實材將絲線染成歷史色,溫度、煮色時間等技術都是創新。國際文化資產保存修復中心(ICCROM)表示,她們是全球第一個修復清代古戰袍團隊。

團隊除了修復戰袍,也創做衍生性商品,如運用金線,開創金屬刺繡商品,做成皮包吊帶或公事包mark,龍紋變成晚宴魚尾服,另外,把修復戰袍從內層取出的塵埃、枯葉、羽毛、蟲殼等製成新古董。◇

(責任編輯:尚琳)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