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打造優質MIT 台經部力推傳產升級

政府近年來積極推動MIT標章 盼帶動傳產轉型 例如委託工研院活化傳統織襪業 讓產業與觀光結合 提升競爭力

人氣: 12
【字號】    
   標籤: tags: , , ,

【大紀元2013年04月21日訊】(大紀元記者莊麗存台灣台北報導)為因應貿易自由化,近年來政府積極推動MIT(Made In Taiwan)標章商品,希望帶動傳統產業加值升級及朝向服務化轉型。但要搶攻市場,MIT商品不只要做出好品質,還要從創意發想,帶給消費者不同的驚喜感受。

經濟部工業局委託工研院將織襪產業發展中心活化成為織足藏樂館,該館於2012年成立。(織足藏樂館提供)

經濟部工業局民國100年委託工研院將織襪產業發展中心再活化,成立「織襪快速設計打樣中心」及同時成立具觀光行銷、寓教於樂性能的「織足藏樂館」,目前館內已有13家台灣優良織襪業者進駐商品販售,並與在地觀光資源連結,如觀光景點、農特產品等,共同行銷推廣。工研院並就近輔導彰化縣社頭鄉當地織襪業者,加上台灣製(MIT)微笑標章的推動,希望強化產業競爭力。

工研院:協助業者拓展行銷模式

工研院產業策略推動室主任羅立清表示,在織襪快速設計打樣中心成立「織足藏樂館」應用館內展售設備,讓織襪業者進駐販售從B2B拓展至B2C的行銷模式,協助業者打開知名度,除了幫助業者通過品質認證(MIT微笑標章)外,也協助廠商做人才培訓,也包括設計、技術、品牌、行銷等輔導。

羅立清指出,除了展出品質好的襪子外,未來也會結合在地觀光資源,可在短時間內讓遊客及民眾了解襪子的製作過程。結合觀光團體除了能吸引遊客來社頭附近景點包括清水岩寺、天空之橋、中興穀堡等戶外走走;同時也推廣社頭的文化、產品。預計在今年暑假推出學校、親子的相關活動。

經濟部工業局為協助內需型、競爭力較弱、易受貿易自由化衝擊之產業拓展內銷市場,自民國98年12月起推動台灣製產品MIT標章及其品質認驗證制度。羅立清認為,MIT商品可與鄰近國家低價、傾銷性的產品做區隔,也能讓消費者知道MIT商品是有把關、驗證、品質等保障;近兩年來,在織襪產業方面,已發出近5千萬張的MIT標章,帶來不少附加價值。

羅立清提到,織足藏樂館未來的發展性,除了促成產業與地方特色產品結合,也達到協助織襪產業價值轉型升級,成功活絡地方產業。◇

(責任編輯:韻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