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打破「悶」經濟 江宜樺:招商轉型

人氣: 3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2013年04月21日訊】(大紀元記者藍悅真台北報導)行政院長江宜樺21日出席創新到創業激勵計畫,對於日前形容台灣經濟局面「悶」,引發各界討論;江宜樺回應,台灣有兩件事一定要做,包括招商引資及產業轉型創新,才能打破經濟很悶的局面。

「創新到創業激勵計畫」由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舉行,邀請智融集團董事長施振榮、漢鼎亞太集團董事長徐大麟等人,分別以「從王道談創新創業價值」、「從全球化大趨勢看創新創業」專題演講。

江揆:認清處境 再推自創品牌

談到國科會所推動的「創新到創業激勵計畫」,江宜樺期許,該計畫能成為繼經建會所推動的自由經濟示範區後,為台灣經濟扮演第二道力量。

江宜樺提到,日前看過一部令人感動的紀錄片──「台灣黑狗兄」,描述一位在彰化經營織襪工廠的中年男子,從代工轉為品牌經營的奮鬥過程。他說,這個故事才剛開始,還不知道結局如何發展,但他認為,片中的故事是台灣經濟發展的縮影。

江宜樺強調,若台灣未來經濟要有希望,需先認清自己身處的情勢,到底面臨了哪些危機與轉機。他提到,產業未來如果不自創品牌,添加產品的附加價值,台灣就會坐困愁城,最後被一些原先台灣看不起或以為遠遠落後台灣的國家,追趕並超越。

江宜樺認為,台灣真正需要的是,彼此間互相的激勵及打氣,要協助年輕人將豐富的創意,轉化成創新產品,最後變成擁有國際知名度的品牌,進而在世界生產鏈及供應鏈占據重要地位,以確保台灣經濟永續發展。

江揆:改變局面需創新

對日前「悶經濟」造成熱烈的討論,江宜樺談到:「沒想到日前的一席話會造成各界討論的議題,對於改變台灣的經濟局面,需要有一個創新、變革的團隊。」

江宜樺隨後說明,台灣過去有一段時間,經濟情勢與社會氣氛沉悶,但是這樣的情形並不代表台灣無法突破,是需要找到正確的方法,同時期勉內閣團隊,能以創新精神、大膽變革方式,改變這樣的局面。

江宜樺認為,打破經濟沉悶一定要招商、引資,更多投資進到台灣,才能提供國內就業機會與市場;隨後,台灣必做轉型創新,如果產業沒有轉型、創新,延 續過去的生產模式,很快就會被其他國家可以提供比台灣條件更好的人力、土地及租稅等,台灣就會被其他條件較差、但正在發展中的國家超越。

但江宜樺肯定台灣自身的優勢,只要好好發揮創新跟創意,在加上政府的支持,台灣就能在世界經濟上維持領先的地位。◇

(責任編輯:敏清)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