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身障兒天倫有愛 親子慈孝傳佳話

人氣: 1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3年05月08日訊】(大紀元記者李晴玳台灣高雄報導)「面對生命的缺陷,只要真情呵護扶持,愛可以彌補一切缺憾!」榮獲高雄市今年度慈孝家庭楷模的涂善郁與黃品萱,均為先天身心障礙學童,他們雖然行動有礙、甚或無法言表,但依然勇敢自信邁向未來。因為有親情的慈愛陪伴,孩子的未來充滿了無限可能。

欣逢5月慈孝家庭月,高雄市教育局於8日上午,頒獎表揚中小學慈孝家庭楷模暨孝悌獎得主,共表揚慈孝家庭楷模24組、孝悌獎得主50名,盼得獎者感人事蹟能成為各校孝親友愛的典範。。

就讀左營區勝利國小的涂善郁,在7、8個月大時,被醫師確診罹患「神經母細胞瘤」,全身肌肉無法使力,註定一生必須坐輪椅。為了讓善郁「健全」成長,家人生活因此全力配合調整,涂母的四肢也因長期抱兒子而發炎疼痛不已,只好辭去工作在校擔任教師助理員,以便就近照顧孩子。

慈孝家庭楷模得主涂善郁,自小罹患「神經母細胞瘤」,註定一生必須坐輪椅;在父母的愛心陪伴呵護下,善郁勇敢自信邁向未來。(攝影:李晴玳/大紀元)

善郁感受到父母的辛勞,深知必須比別人付出更多心力,才能報答父母的恩情。他不僅用功學習,課業名列前茅,並屢獲校內外各種獎項;回到家中,他也常主動幫作家事,分擔洗碗、洗菜的工作。並獲慈孝家庭楷模及孝悌獎的他,期勉自己努力做到獨立自主、樂觀進取,永遠不讓父母操心。

黃品萱是仁武特教學校國小三年級學生,當初由於6月早產,身體發育尚未健全,注定成為合併智障、肢障及弱視等重度多重障礙孩童。甫出生不久,醫生曾建議放棄救治,但祖父黃明正不捨幼小生命,懇求全力醫治,最後保住孫女一命,並一路伴隨她成長。

面對孫女的重度多重障礙,黃明正從不曾嫌棄或放棄,反而在孫女被兒子和媳婦遺棄時,祖代父母之職,肩負起照顧品萱的工作。為了讓品萱學習走路,他每週5天帶著孫女到醫院做復健,並聽從醫囑把握黃金時段,加時加量進行復健。為此,他還特別辭去工作。

某次品萱遭受父母虐待而致重傷,黃明正得知後,忍痛報請警政單位加以保護。無法自在表達溝通的品萱,自小不得父母歡心,但祖父母的愛彌補了她生命中的缺撼。長期的陪伴付出,黃明正始終注重品萱的復健及教育,並積極參與她的成長過程。

對於祖父母的感謝,品萱迄今雖仍無法親口表達,但可愛的她卻是祖父最親密的小跟班,這位力爭上游的小勇者,每天努力練習自己吃飯、走路,希望能減輕對祖父母的依賴及負擔。黃明正表示,照顧重度多重障礙孫女雖然辛苦,如果再有一次機會,他仍會竭盡一切讓品萱活下去。

(責任編輯:張雅雲)

高市府教育局副局長王進焱頒獎表揚國小組孝悌獎得主。(攝影:李晴玳/大紀元)

高市府教育局副局長王進焱頒獎表揚國中組孝悌獎得主。(攝影:李晴玳/大紀元)

高市府教育局副局長王進焱頒獎表揚高中組孝悌獎得主。(攝影:李晴玳/大紀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