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渡自渡:从以贪制贪角度看刘志军贪腐案

人气 6
标签: ,

【大纪元2013年07月10日讯】万众瞩目的刘志军贪腐案件今天终于了结了。7月8日上午,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对原铁道部部长刘志军受贿、滥用职权案作出一审宣判,对刘志军以受贿罪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据称,刘志军涉案房产374套、人民币超过8亿元、美元23.5万、欧元223万、加元15.7万、港元8525万、汽车16辆、书画饰品等612件。不仅如此,刘志军还幸遍《红楼梦》剧组女人……(据新华网)

依照法律规定,按照过往惯例,甚至参照民间逻辑,刘志军就是枪毙十遍也够数了。但是今天法庭却以死缓罪高抬贵手了。于是网路骂声、猜忌声喧嚣一片,甚至有网友发表感慨:刘志军这样的大贪官只判死缓,和珅要是知道了一定后悔自己早生了几百年!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刘志军该不该判死刑?也就是说,贪官该不该死,不是由法律决定,不是有民愤决定,不是由贪污腐败罪行大小决定,而是由利益集团决定。对利益集团有利者,即使死罪也可活之;对利益集团不利者,即使活罪亦可死之。此乃本朝通用法则也。

记得狄更斯在《双城记》中有言:“这是最美好的时代,这是最糟糕的时代。”在这个美好的时代里,刘志军之崛起与覆灭,都与中国的铁路发展特别是高铁发展息息相关,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刘志军确实是翻开了中国铁路跨越式发展历史新篇的人物,他的存在,他的努力,将中国铁路从普速时代带进了高速时代。正如其人当年在青藏铁路通车电视电话会议所吹嘘的“伟大的决策,伟大的工程,伟大的精神,伟大的队伍”一样,用“四个伟大”来概括青藏铁路、中国高铁、铁道部的政治、经济、民生乃至于文化功绩,堪称牛逼齐天。

这当然也是一个糟糕的时代。7-23甬温动车事故,彻底打破了刘志军的江湖梦,从此他光明仕途转为黑暗囹圄。新部长的上台乃至今天铁道部的拆分,高铁事业再无昔日光芒。而他刘志军本人也将面临兔死狗烹死缓命运。狄更斯说得没错,刘志军人格其实具有双重性,既是天使,同时也是魔鬼。在丁书苗的怂恿下,其实应该说是在自己的利欲熏心下,刘志军狂贪暴敛,几无人性,而其对异性的特别怪癖,甚至于“幸遍红楼”。虽然昨天在法庭上刘痛悔自己作为一个“农民的儿子”,对不起组织,对不起人民,但悲情的忏悔还是取代不住法律的威严。今天法庭的宣判,也许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

刘志军不是第一个,当然也不是最后一个倒在部长位置上的贪官。因为后面的刘铁男可能会罪行更严重。自从新班子宣称“打老虎、拍苍蝇”以来,中央的反腐运动就没有消停过,特别是最近的中央巡视组高调起航,不知还会有多少“刘志军”、“刘铁男”们会折戟沉沙。我们翻开一部三十年改革开放历史,其实也就是一部反贪腐历史。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国经济发展现状已经世界第二,但是中国的腐败局面绝对世界第一,而且这个第一的桂冠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世界无人敢于问鼎。这也许就是今天所谓理论家吹嘘“宇宙真理”的底气吧。当然这话笔者说了不算,还是专家说的有水准。对于几十年来中纪委反腐败越反腐败越多,越反职务越高,越反金额越大局面,不久前,中央纪委研究室主任李雪勤告诉我们一个真实却又令人不解的答案:“腐败和反腐败处于相持阶段。”

中纪委二十多年反腐败,可谓是殚精竭虑,无所不用其极。但是如果仍然面对一个“腐败和反腐败处于相持阶段”的结果,我看还是撞死算了。起码是浪费民脂民膏。其实老百姓看问题往往流于片面,对中国的腐败形势缺乏深入全面分析的。为什么会出现今天这种越反越腐情况呢?关键是制度问题,关键是我们对腐败分子、腐败现象缺乏透彻的研究。其实腐败问题来源,腐败分子腐败套路,腐败现象产生、发展都是有规律可循的。贪官是可恶的,但是从某种意义来说,贪官又是宝贵的。在用贪官和反贪官斗争中,历史由此书写,国运从此昌隆。笔者这个提法虽然有些“另类”,但我们从历史上来看,还是可以找到某些“另类”答案的。下面笔者讲一个“北周皇帝的治国大计”故事,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另类”启示。

宇文泰是北周开国的奠基者。当他模仿曹操,作北魏的丞相而“挟天子令诸侯”之时,遇到了可与诸葛亮和王猛齐名的苏绰。宇文泰向苏绰讨教治国之道,二人密谈 三日三夜。

宇文泰问:“国何以立?”

苏绰答:“具官。”

宇文泰问:“如何具官?”

苏绰答:“用贪官,反贪官。

宇文泰不解的问:“为什么要用贪官?

苏绰答:“你要想叫别人为你卖命,就必须给人家好处。而你又没有那么多钱给他们,那就给他权,叫他用手中的权去搜刮民脂民膏,他不就得到好处了吗?”

宇文泰问:“贪官用我给的权得到了好处,又会给我带来什么好处?”

苏绰答:“因为他能得到好处是因为你给的权,所以,他为了保住自己的好处就必须维护你的权。那么,你的统治不就牢固了吗。你要知道皇帝人人想坐,如果没有贪官维护你的政权,那么你还怎么巩固统治?”宇文泰恍然大悟,接着不解的问道:“既然用了贪官,为什么还要反呢?”苏绰答:“这就是权术的精髓所在。要用贪官,就必须反贪官。只有这样才能欺骗民众,才能巩固政权。”宇文泰闻听此语大惑,兴奋不已的说:“爱卿快说说其中的奥秘。”苏绰答:“这有两个好处:其一、天下哪有不贪的官?官不怕贪,怕的是不听你的话。以反贪官为名,消除不听你话的贪官,保留听你话的贪官。这样既可以消除异己,巩固你的权力,又可以得到人民对你的拥戴。其二、官吏只要贪墨,他的把柄就在你的手中。他敢背叛你,你就以贪墨为借口灭了他。贪官怕你灭了他,就只有乖乖听你的话。所以,‘反贪官 ’是你用来驾御贪官的法宝。如果你不用贪官,你就失去了‘反贪官’这个法宝,那么你还怎么驾御官吏?如果人人皆是清官,深得人民拥戴,他不听话,你没有借口除掉他;即使硬去除掉,也会引来民情骚动。所以必须用贪官,你才可以清理官僚队伍,使其成为清一色的拥护你的人。”

他又对宇文泰说:“还有呢?”

宇文泰瞪圆了眼问:“还有什么?”

苏绰答:“如果你用贪官而招惹民怨怎么办?”宇文泰一惊,这却没有想到,便问:“有何妙计可除此患?”

苏绰答:“祭起反贪大旗,加大宣传力度,证明你心系黎民。让民众误认为你是好的,而不好的是那些官吏,把责任都推到这些他们的身上,千万不要让民众认为你是任用贪官的元凶。你必须叫民众认为,你是好的。社会出现这么多问题,不是你不想搞好,而是下面的官吏不好好执行你的命令!

这个故事,聪明的读者一看,便知道这是“野史”,也就是说,这是后人杜撰的。确实不假,这段所谓“北周皇帝的治国大计——以贪治贪”故事确实是现代人之作。

其实在历史上,宇文泰与苏绰确有其人,宇文泰向苏绰讨教治国之道,二人密谈 三日三夜,也确有其事。据《北周书》记载,宇文泰,字黑獭,为鲜卑宇文部后裔。宇文泰是北周开国的奠基者,如果要概括宇文泰一生,可以用一个简单的词——英雄。苏绰,字令绰,武功人。魏侍中则之九世孙也。“绰少好学,博览群书,尤善算术。其有王佐之才”。

据说宇文泰曾向苏绰讨教治国之道,二人密谈三天三夜,其中一段对话,揭示出千古治国之术。可实际上,两人虽有关于治国的探讨,但却跟上文风马牛不相及。据《北周书 苏绰传》记载,宇文泰与苏绰彻夜长谈的主题内容,集中在苏绰《六条诏书》上,讲的是国家管理问题。苏绰提出的治国之道“六条诏书”主要观点是:其一,先治心;其二,敦教化;其三,尽地利;其四,擢贤良;其五,恤狱讼;其六,均赋役。

对于今天的反腐败来说,不管正史还是野史故事,对我们都有借鉴意义。正史中苏绰所谓“六条诏书”,对我们今天的反腐败来说,确实具有普遍意义。而相对于“野史”中的“戏说”成分,故事中苏绰所谓“以贪治贪”高论,虽有些辩证逻辑,也具有历史与现实的实用性,当今社会,为官为政,确实许多贪官、清官、庸官、昏官都奉之为金科玉律,但对今天的全国反腐大业来说,这种投机取巧之举,却是我们必须旗帜鲜明反对的。

今天中国的腐败现象,特别是刘志军、刘铁男现象,已经到了天怒人怨,亡党亡国的地步。虽然新华每日电讯之主流媒体罔顾事实,极力吹嘘所谓“腐败有功论”,与之相应和的还有什么“宇宙真理论”、“新国父论”、“宪政属资论”、“普世价值区域论”、“宪政兜圈论”等歪理邪说。为旧体制招魂,为新特权鼓噪,为特色政治背书。但是刘志军、刘铁男们的败露,无形中揭开了这些人华丽的面具,露出其阴森森的吃人獠牙。其所谓御用理论看来是再也兜不住了。破产的理论没有比理论的破产更为令人沮丧。

十八大报告,新政府表态,新机构设置,反腐败问题都是重中之重。过往的纪检反腐,严打反腐,峻法反腐等等,好比是历史是的“正史”——国家反腐;而流行民间的所谓网路反腐、情妇反腐、小偷反腐、艳照反腐等等却好比是“野史”——民间反腐。其实“正史”也好,“野史”也好,种种手段都是不得已为之,在人类社会反腐历史长河中,其共同特点都是权宜之计,不能从根本上治理中国的腐败问题。为今之计,只有公开官员财产,实行依法行政,用严格的法律制度惩治腐败,只有实现舆论充分自由,实现依法治国。更进一步来说,只有走国际通行的反腐之路,实现民主宪政,建立自由人权的公民社会,中国的反腐败问题才能标本兼治。

(7月9日作者原文略改)

--转自作者博客

相关新闻
【颜丹】人均占有300套房的房帝们究竟是谁?
蔡慎坤:拥有上百套房子的是些什么人?
【周晓辉】中共军队自查房地产 谷俊山之后谁将落马?
纽时:勒索中共官员的新兴行业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