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馬英九:援外是國際道義

人氣: 14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8月18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黃名璽金石城18日電)總統馬英九訪問聖文森提到援外政策表示,「我們曾受援於別人,當我們有能力的時候,也要記得幫人家的忙」,這是國際上的一種道義。

馬總統「賀誼專案」已完成友邦海地、巴拉圭、聖露西亞訪問,當地時間17日上午前往聖文森訪問。馬總統一行人抵達聖國機場時,聖國總督柏朗泰及總理龔薩福親自接機。

馬總統視察中華民國援建聖國的兩項工程,一項是可納利橋興建,另一項是雅蓋國際機場航廈工程。

總統在視察雅蓋國際機場航廈工程致詞時表示,這次從聖露西亞到聖文森,要搭小飛機,因為聖文森機場沒辦法停大飛機,所以和其他幾個加勒比海國家爭取觀光客,就非常不利。

總統表示,聖國總理龔薩福雄才大略,2005年就提出興建國際機場構想,開始一步步實現。中華民國承包的部分占機場全部工程比例不大,但做的是航站大廈,是能見度最高的工程,如果能夠做得好,一定會吸引很多人注意。

上任後推動活路外交的馬總統說,他同時改善兩岸關係,把整個國家發揮的空間撐大;撐大後必須要有東西挺住,這就是援外政策。

他說,過去援外政策在許多地方都受到國際社會詬病,他上任後整個都改掉,活路外交必須是正派的外交。

馬總統表示,援外政策目的要正當、過程要合法、執行要有效,要有這樣的做法才會讓人家感覺到,中華民國是一個上軌道的國家。

「自從政府這樣做以後,很明顯的各國對中華民國的態度,開始有一些改變」,馬總統說,因為這些國家知道中華民國不是一個隨便的國家,外交官不可能做一些隨隨便便的事。政府把這個風氣改了之後,贏得的尊敬就會增加。

馬總統表示,中午為可納利橋落成剪綵,橋不是很大,但很關鍵,因為位於龔薩福的故鄉,而且龔薩福小時候是走這座舊橋上學;龔薩福致詞時特別講,(中華民國出資的)每一分錢都用在刀口上,他一直給龔薩福鼓掌,因為這就是他希望看到的。

「中華民國今天之所以要援外,不是為了邦交而已」,總統說,中華民國經濟發展已達平均國民所得2萬美元以上,有義務要援外,因為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國家,要求GDP的0.7%要做援外,中華民國還遠不到這個程度。

馬總統表示,經濟發展到這個程度,援外是必須要做的事。1950年到1965年,美國援助台灣15億美元,「我們曾受援於別人,當我們有能力的時候,也要記得幫人家的忙」,這是國際上的一種道義。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