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生涯目標在哪? 台32%國中生感到徬徨

不少國中生對工作起薪悲觀 近九成國中生認為工作穩定是選擇工作的第一要件 其次是要對社會有所貢獻

人氣: 11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4年10月26日訊】(大紀元記者江禹嬋台灣台北報導)小時候大家都寫過作文題目「我的志願」。根據調查,台灣仍有31.6%的國中生對未來生涯不清楚;兒福聯盟執行長陳麗如表示,12年國教剛上路,強調適性輔導,約三成二的學生不清楚自己的未來生涯,甚至兩成的學生不清楚自己的學習興趣。至於升學選擇,成績好的選高中,成績差者選高職,成績愈差愈不知道自己的出路。

兒童福利聯盟26日公布103(西元2014)年台灣國中生未來志向調查報告,也邀請幾位同學分享對未來的規劃。在工作價值觀前三名是穩定工作、對社會有貢獻及能養家糊口就好,而國中生最喜歡的職人分別為林書豪(運動員)、阿基師(廚師)、彎彎(插畫家)、吳寶春(麵包師傅)及張忠謀(企業家)。

七年級的均葆目前就讀體育班,還沒決定未來要做什麼,希望可以在這兩年多探索,找到自己目標,均葆媽媽則希望他除了體育專長外,課業也要兼顧,未來才能有更多選擇。

另外,七年級的彤彤從小就學鋼琴,所以希望未來可以當鋼琴老師,但比較少和師長聊未來志向,因為會覺得師長給太多意見反而有壓力;八年級的瞻遠,對網拍很有興趣,所以希望未來可以從事網拍業,甚至可以開店、開公司,期望工作時間很自由,薪資部分,覺得22K(2.2萬台幣)要生活太辛苦,希望可以努力累積自己,讓未來起薪可以三萬元以上。

瞻遠的媽媽談到,過去自己也曾被家長要求最好能從事「三師」職業,但現在時代已經不同,職業選擇很多元,所以很支持也尊重女兒的想法。

陳麗如認為,在強調適性輔導的12年國教中,輔導系統要發揮功能和影響力,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若學校能將家長和導師納入為學生適性輔導的資源,讓導師能有基本生涯輔導知能,並提供家長幫孩子發掘興趣的協助和諮詢,使家長、導師、輔導室三者有更好的聯繫合作,或許最能發揮最佳的適性輔導效果。

三成國中生對起薪悲觀

不少國中生對工作起薪悲觀,89.1%國中生認為工作穩定是選擇工作的第一要件,其次是「要對社會有所貢獻」(51.1%)以及「能養家餬口就好」(42.4%),而一般社會大眾所推崇的工作收入和福利,只排到第四名,「富有挑戰性」、「要國際化/要能出國歷練」分居第五、六。

在問到工作起薪,27.0%預測起薪不到22K,推估現在國中生對工作趨向保守,只求長久穩定,而有近三成對工作起薪抱持較悲觀看法。◇

責任編輯:吳明芳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