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灣元宵節 各國燈節意義大不同

人氣: 23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4年02月16日訊】(大紀元記者徐乃義台灣桃園報導)台灣燈節16日落幕,除了各地燈會外,北部平溪天燈、南部鹽水蜂炮,都成為世界級著名的民俗活動;元宵節少不了提燈籠,在越南中秋節才提燈籠;中國大陸四川製作美麗吉祥的燈籠,則是尋覓如意郎君的好機會。桃園縣新移民姐妹將家鄉的各式提燈互相展示,分享有關燈節的不同故事。

台灣元宵燈籠最早是紙糊燈籠、點燃蠟燭,轉變為各式摺紙造型的組裝,現在還內加入最夯的LED燈。

桃園縣新移民姐妹一起分享家鄉燈節故事,不少人還提著家鄉燈籠,讓大家大開眼界,尤其越配權益促進會理事長馮玉英分享有關越南燈節的故事,他們的燈節是在中秋節,越南中秋節是家家戶戶在傍晚的時候提著燈籠到戶外賞月,只見各家小孩子提著各式各樣的燈籠在街頭巷口出現,有各種動物、花卉、星星等造型,非常有趣。

緬甸的孫以容指出:緬甸燈節是在齋戒月結束最後一天,他們會準備明燈與花燈兩種祈福的燈,明燈就是用類似碟子的燈具插上蠟燭代表祈求聰明,花燈則用鮮花裝飾的燈代表祈求美麗,兩種燈都是要獻給菩薩的,燈亮得越久福氣就越長。

四川的梁小洪用剪紙裝飾造型的燈籠,在她的家鄉四川過年都用紅紙或金色的紙剪出新的窗花貼在門窗上,元宵節的時候就用剪紙剪出美麗吉祥的圖案貼在燈籠上,家家戶戶就會將貼好剪紙裝飾的燈籠拿出來,互相看看比較哪個剪得好,未出嫁的閨女如果剪不好,那可是會沒有媒婆來提親的。

桃園新移民協會總幹事楊慧青不只關懷外籍配偶思鄉之情,也輔導她們早日融入台灣社會,台灣的元宵活動多元,從傳統到現代,處處繽紛多彩,讓這群新移民感受到台灣的元宵活動多元化,也希望讓新移民友親身體驗。

(責任編輯:呂美琪)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