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清碳聯盟成立 沈世宏:台電應減碳

台灣成為第二個公告溫室氣體為汙染物的國家 目標2020年要減少30%二氧化碳排放量 獲台電等123家企業響應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2014年02月18日訊】(大紀元記者徐翠玲台灣台北報導)〈溫室氣體減量法〉在立法院沉睡5年多,為補環保漏洞,環保署仿效美國做法,台灣因此成為全世界第二個公告溫室氣體為汙染物的國家。環保署長沈世宏18日在清潔發展與碳權經營聯盟(清碳聯盟)成立大會指出,台灣已向聯合國表示,2020(109)年要減少30%二氧化碳排放量;而台灣排碳最大戶台電則承諾,2020年排碳量要降回2005(94)年、2025(114)年要降回2000年。

排碳大戶包括發電、水泥、鋼鐵、紡織及高科技產業,沈世宏表示,最需要減碳或碳權的是台電,減碳一開始要投入成本,但後面一定會回收節能效益,「大家最反對的是,這樣做好像電價非漲不可,確實也是。」

電價上漲是因為設備成本增加,不是因為電費提高,如台電投資節能設備,或民眾換上更貴的LED燈具。沈世宏說,發電、耗電少了,所以成本多在設備,少在燃料消耗部分,這才是健全的能源價格結構,至於能否減少核能使用要看大家努力程度。節能需要投資,減稅可以增加投資誘因,但更有利的是節能本身就有節省支出的效果,而它需要的是融資,可能遠大於節稅。

清碳聯盟102(2013)年就已經啟動,已有123家企業加入,包括台電在內。沈世宏指出,目前最重要的是立刻開始推動先期專案,提早做減碳工作或做抵換專案。

企業減碳可以形成碳權,在市場上交易能夠供給有減碳責任或義務的企業,過程中可以讓所有的企業獲得成本最低的減碳方式。目前有很多抵換專案,前提要獲得環保署核准,未來最需要克服的問題,是在技術面創新以及在實際推廣面能獲得金融系統的支持。◇

(責任編輯:韻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