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易•威登的傳奇 (二)

文/方慧
font print 人氣: 63
【字號】    
   標籤: tags: , , , , , , , , , ,

【大紀元2014年02月05日訊】 在巴黎繁華的香榭麗捨大街上,離凱旋門不遠的一家店門前,顧客經常排起長龍等著進店購物,走出店門的那些膚色不同的顧客經常是手上拎著大大小小的購物包,上面都印有「LV」 字樣的圖案,這就是著名的路易威登旗艦店。近年來,這裡的中國顧客越來越多,他們也像一個多世紀前的王公貴族和名媛紳士一樣,對聲譽卓著的路易威登皮件情有獨鍾。

在每個路易威登品牌皮件上都有字母「LV」交織組成的圖案,它是法語LOUIS VUITTON的縮寫,LOUIS VUITTON的中文翻譯就是路易威登,它是該品牌第一代創始人的名字。今天路易威登無疑是法國乃至全世界的頂級皮件奢侈品。LV自問世以來,就孜孜不倦地追求精緻、品質、舒適的「旅行哲學」,雍容大方的設計歷經上百年不僅沒有被時間所淘汰,反而成為時尚之經典。但是,您可曾知道這個輝煌的皮件帝國是由一個出生卑微的磨坊主的兒子和他的後代們一手打造的嗎?

現在讓我們追溯路易•威登的足跡,走進這個皮件帝國,探尋它具有無比魅力的秘密。

徒步400公里赴巴黎

從路易的家鄉如拉(Jura)到巴黎大約400公里,相當於今天的4小時車程,在大約兩百年前的馬車時代,以當時最快的每小時12公里的速度趕,馬車需要4天。但是路易沒有這樣的盤纏費,他只能徒步走在崎嶇不平而塵土飛揚的道路上,相當辛苦疲勞。在當時,路易並非唯一徒步旅行的人,在路途中與他同行的有朝聖者、商人、流動商販等不同身份的旅行者。路易把行李捆綁在木棍上,再背在肩上,日復一日地朝巴黎方向走。路易有時會看到貴族使用的馬車,他就任其思緒馳騁,夢想自己坐在馬車伕的旁邊……

路易每天要面對住宿和吃飯的問題,他沿途靠打零工來找一個屋簷過夜和填飽肚子,有時幫人餵馬,有時做伙房工。漸漸地他發現自己對磨坊工和森林工最感興趣,一聽說有人招募人手去砍伐森林或清理灌木叢時,他會毫不猶豫地繞道去報名。這時的路易並不急於抵達巴黎。這次旅途也意外地給他提供瞭解其它地區不同樹木特性的機會,使他對樹木的知識更趨完善,他學會了如何處理栗樹、櫻樹和楊樹等,而這些木材在往後的旅行箱製造中,全派上用場了。

1837年9月,經過兩年的艱辛旅途,剛滿十六歲的路易.威登終於抵達巴黎。

遇到命中貴人

少年路易.威登初抵人生地不熟的花都巴黎,首先要解決生計問題。雖然當時的路易目不識丁,但他瞭解木材,賞識和尊重木材。而且他具備一個年齡優勢,十六歲正是成為學徒工的最佳年齡,路易的後代,包括兒子、孫子和曾孫都是在這個年齡開始他們的職業生涯的。他差不多走遍了巴黎所有的工作坊,不久就憑藉經驗找到了一份工作。

1837年初秋,路易遇到了他生命中很重要的人-馬雷夏爾先生(Monsieur Maréchal)。馬雷夏爾在巴黎經營一家相當出名的木箱店,他給路易提供一份「行李打包工」的學徒工作,得到的薪水是一張用來睡覺的工作台、一個塞滿木屑作枕頭用的布袋,外加一天兩餐的伙食。他向路易承諾,如果工作出色的話,很快就可陞遷。路易立刻就接受了這份工作。

隨著十九世紀交通工具的發展,從馬車、輪船到火車,人們出門遠行也越來越頻繁。「旅遊」(tourisme)一詞於1803年首次出現在法語詞彙裡。法國大文豪們對旅遊有不同的詮釋,司湯達把一個旅遊者描寫為「一個懷著好奇而慵懶心態走遍各地的旅人」,而雨果和夏多勃里昂則把旅遊看作是一種逃避無名憂鬱的方法。不管文豪們如何在抽象的文字世界裡書寫不同的旅遊定義,但在現實生活中,法國王室和貴族出遠門時都有一個共同的需求--特製的行李箱和打包服務。時裝設計師們也需要白木箱來放置宮廷顯貴定制的衣帽、裙裝來運送。在「七月王朝」後的國王路易.菲力普時代,女子服飾帶有浪漫主義風格的詩意和婉麗,流行下裙是蓬鬆而多褶的款式,女裙必須單獨裝箱。馬雷夏爾的木箱店得益於這個時代,生意非常紅火。

路易在工作坊和客戶之間忙碌,他鋸木頭、刨木材以及鑿切木片到箱子所需的精確度,他去富麗堂皇的客戶沙龍為他們打包收拾行裝。彼時的「打包收拾行裝」與此時的「打包收拾行裝」不可同日而語。在十九世紀,人們運送各類物品,諸如傢俱、鏡子、玻璃器皿及掛鐘等,各種物品的保護方法都不同,像燈具,先拆裝,各個部件分裝在不同的盒子裡,鍍金部份用絲紙包起來,然後把它們都集中在同一小箱子裡,最後再用碎紙填滿箱子的空隙,這簡直就是一門微妙的藝術。

1898年路易.威登行李箱廣告。(維基百科)

(責任編輯:德龍)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大紀元記者李寧綜合報導)世界知名品牌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在今年的巴黎時裝週發表了2012年春夏新裝,品牌設計師馬克·雅可布 (Marc Jacobs)用白色的旋轉木馬打造秀場,開場時模特們全部坐在木馬上,夢幻般的場景讓觀眾彷彿進入童話世界,浪漫而富韻味。
  • 在巴黎繁華的香榭麗捨大街上,離凱旋門不遠的一家店門前,顧客經常排起長龍等著進店購物,走出店門的那些膚色不同的顧客經常是手上拎著大大小小的購物包,上面都印有「LV」 字樣的圖案,這就是著名的路易威登旗艦店。近年來,這裡的中國顧客越來越多,他們也像一個多世紀前的王公貴族和名媛紳士一樣,對聲譽卓著的路易威登皮件情有獨鍾。
  • 他的體格強健,然而他的雙手卻是無比的靈巧。他的性格如同他的外貌,果敢而嚴謹。他的名字路易.威登,大家都熟悉的LV品牌創始人Luis Vuitton。
  • 這位希臘裔名人髮型師,在好萊塢和寶萊塢明星中間聲名遠播,傑西卡·阿爾芭、小羅伯特·唐尼等都是他的座上客。創意無限的他,將名人的頭髮當畫布,髮膠和吹風機作神筆,靈感之源,則是一顆清淨祥和的心。
  • 34歲的澳洲超模米蘭達‧可兒(Miranda Kerr)與億萬富翁、Snapchat創始人伊萬‧斯皮格 (Evan Spiegel)於今年5月舉行了私密的小型婚禮。可兒身穿Dior婚紗的組照日前曝光。在一段影片中她透露,婚紗靈感來自格雷絲凱莉,並開心表示:「我想不出比這更美的婚紗了!」
  • 55歲的80年代美國超級名模卡羅阿爾特(CarolAlt)突破年齡的限制。1960年出生少女時期在餐廳打工時被模特兒公司經紀人相中,18歲就當模特兒。 現在,卡羅阿爾特仍然活躍於時尚流行圈,在福斯電視台(Fox)主持個人節目。
  • 「早起的鳥兒有蟲吃。」「一日之計在於晨。」從一些全球商界、政界和時尚界成功人士身上,可看出這些老話有道理。據「商業內幕」(Business Insider)報導,蘋果CEO蒂姆‧庫克(Tim Cook)等多位知名高管和創業家都習慣在日出時分甚至凌晨起身,這讓他們身心調適、思如泉湧,得以把握先機……
  • 當地時間5月2日晚6時,有「時尚界奧斯卡」之稱的紐約時裝學院慈善晚宴拉開帷幕,包括明星、超模在內的各界名流雲集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MET)。中國超模劉雯和孫菲菲也現身助陣。同日在該館安娜‧溫圖爾時裝中心揭幕的時裝展由蘋果公司贊助,主題為時裝與科技。當晚出席晚宴的名流也多響應這一主題,選擇金屬色服飾亮相,古老的博物館一時星光熠熠。誰是您心目中的「最佳著裝」呢?
  • 腳踏實地的大家風範、敏銳的商業意識、帶著知性聰敏的美——她是Maria Giulia Prezioso Maramotti(瑪麗亞‧朱莉亞‧馬拉莫迪),Max Mara家族的第三代掌門人之一。她穿著60年代風格的秋季系列時裝,向我們講述了Max Mara集團是如何致力於塑造女性之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