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东南随笔】我这是在美国么?(四)

---纽约法拉盛住游记 文:老秃笔

人气 1

(续上期)后来,发现有个大型J Mart商场。其地下一层有一食街,全是各地小吃风味食品。这样,周末过去大吃一顿,聊解平时馋虫之痒吧。这里面大概有十四五家小吃店。云南米线,重庆麻辣烫,鲅鱼饺子,兰州牛肉面,拉面,馍夹肉,火锅,台湾刨冰,小笼包子,铁板烧,北方小炒,基本上种类齐全。不过,全体店家都只收现金,没人收卡。不知道这样做是否合法。只收现金,这里面店家做手脚余地可就大多了。那我交的税也一并被黑了吧?

那天点了一个重庆麻辣烫。一人份,鱼片。里面做好了,放在一个大瓦盘里。红油漂着,七八片鱼片,还有粉丝、魔芋、白菜等类。十二元。吃完了,才惊觉,那一层红油,全喝下去了。不过,幸亏不是经常。按照俺平日的幸福面条成分,根本一个月也喝不了这么多油啊。想起了习老大吃庆丰包子,俺也去点了一笼小包子。大概七八个吧,里面汁水很多。小心翼翼地先把包子皮咬破,吹吹,再把里面的汁水咽下去,顺便一口包子。味道么,还可以。啥东西趁热吃,都不会差么。为了感谢习老大吃庆丰包子,俺也点了一个馍夹肉,陕西名吃么,三元一个。拿到这东西一看,不就是一块烙饼中间撕开塞进肉么? 当然,那肉要先腌过,用多少种佐料吧。那饼要和面筋道有咬头,再趁热一起吃。俺们陕西大大们平日吃不饱,总是山药蛋玉米茬子、苞米糊糊之类的,过年过节才能吃到这白面和肉,能不好吃吗?

我咬一口,实在没有啥味道。那饼也热蹋蹋的,不是真烙出来的热饼。大概是微波炉出来的。把肉掏出来,把饼扔一边儿。叹口气,唉,没有别的,就是穷得吃不了几次才觉得好吃啊。这东西,要是搁在俺们大清时候,秃大爷一声怒喝,这是什么玩意儿?去赏了喂马的习老大吧。兰州拉面很吸引人。那师傅在抻拉着面块。很快,就成为面条。要一碗。肉臊子,加上红辣椒末,一点香菜,几片菜叶,高汤。那点肉沫,恰好让这面好吃多了。热气腾腾地吃完,头上有汗了。拉面显然比挂面好吃多了。还在那里点了喜爱的宫保鸡丁辣椒牛肉丝之类的炒菜。味道么,就没有什么特别了。

法拉盛有赌场大巴接送赌客们。好几次,周末没事闲的发呆,就晚上坐车过去到康州赌场。车资十二元,到地方发十元餐卷,十五元老虎机卷,二十五元赌桌卷。不过,这几次大巴经验不太好。上车者多老人。他们反正白天黑夜都没有事情,出来去赌场赚顿饭钱,十五元老虎机是就把本钱捞回来了。唯一不便就是要待够四个小时才有回来的车子。有个东北老太太霸占二个车位,放她的包。跟车员让她腾出来她坚决不干。嘴里骂骂咧咧的一个小时,全是“他妈的,你个比的”这种巨荤的词汇。那跟车的上海女子没办法。我跟她说,可以叫警察赶她下去。小姐居然说那要停车等警察,写报告,起码半个小时。她只好认栽了,不再要求那老太太让位子。全车人都坐满,只有老太太一人占二个,悠闲自在。

还有一次,坐下后,有个韩国老头进来,半身不遂,多次进出,每次都要给他让路,看着他扭着去厕所,找东西,折腾了一路。更要命的是,半路上韩国老头不管规定,拿出猪肉包子开吃。那个味道啊,对于我这不吃猪肉的,熏得我真想吐了。我后面坐个国男。他旁边坐个印度女孩。那国男把印度女孩当成练英文的对像了。满车子安静地睡着,就听这哥们在那里侃英文。再过一会儿,这哥们拿出韭菜包子,这个味道之强烈啊,比起猪肉包子还厉害。心想,一会儿下车,看到这哥们牙缝里有韭菜,绝不意外的。前面开车的黑人司机广播说,本车禁止吃食物。这味道,居然传过半截客车了。感觉上,本土气息浓厚的老韩、老中虽然人在美国,但是都没有公众卫生习惯和意识。

赌场见过一次福建女人吵架。一声尖叫突然回荡在大厅里。大家全吓一跳。看过去,一串听不懂的福建话从一个瘦小女子嘴里冲出。口气极其凶恶。她对着身边一个女人发火。老美庄家让她安静下来,不然要叫警察。我旁边的朋友解释,这女人说边上那个女人偷她的钱。把她赢钱的那块牌偷走了。只见旁边的那个女子很尴尬地把二块牌推给骂人的,这场戏才平静下来。心说,这么大的动静,估计当年要是跟党走闹革命,杀人会是把好手呐。那股狠劲儿,难怪老毛说革命要靠工农群众啊。

法拉盛这地方,已经看不到什么白人出没了。不是完全没有,而是比例而言,白人成了绝对的游客了。那天晚上,倒是看到一对白人夫妇走过街头。二人巨胖,行动不便。男的走在前头过马路,女的走在后面跟着,隔挺远的。满街车子全停下来等着二位过马路。难得十字路口这么安静。不然,谁不小心蹭到他们一个,估计二人就等着打官司呢。唯一一次见到一堆白人是有天坐在一临街店里吃牛肉面,忽然停下一辆中巴,下来十几个白人男女。有点惊异。喔,好久没有看到白人了么。再一看,隔壁是法拉盛市政厅,估计他们是外地来参加什么活动的。

大街上,任何店家,遇到任何人,基本可以说中文。你不说,店家也说。总的比例上,华人为主,韩国人不少。附近就是韩国区域。黑人有一些,看上去面相善的。印巴和拉丁裔人也不少。走在街上,从人潮上看过去,一片黑发。听人们说话,广东话、福建话、普通话,三分天下。东北口音,北京口音,江浙口音,此起彼伏的。基本上,从幼儿园到殡仪馆,中间行业都有华人从事,所以,说中文基本可以“一卡通”。不过,那么华人第二代呢?第二代华人上大学就基本离开生长的中国城,不再回来。大街上年轻的华人,大都是第一代移民,尤其福建人居多。要是那天福建发现金矿允许福建人回去淘金的话,估计法拉盛就得没落成哈莱姆区了。

(待续)
(责任编辑﹕ 泽霖)

相关新闻
台美菁英协会盛大举办台湾文化展
亚特兰大台湾商会网路安全及防诈骗讲座
达美股东要求公司停止干涉工会组建
最高法驳回阿拉巴马死囚重判请求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