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勞動部「明師高徒」助部落身障青年重生

人氣: 4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4年07月15日訊】(大紀元記者蘇泰安台灣嘉義報導)現年38歲的邱梅惠是來自台東的布農族姑娘,邱梅惠因工作期間和與嘉義鄒族的夫婿相戀,夫婿靠著在部落修繕房屋的本領賺取生活費,而她則希望有一技之長多賺點錢補貼家用也讓生活多個重心,想不到後來搖身一變竟成為皮雕老師。舉凡山林動物、植物花卉、部落人物…都在邱梅惠的巧手下透過皮雕一一呈現,栩栩如生。

在九年前,邱梅惠報名部落社區大學36小時的皮雕課程,引領她進入皮雕藝術的殿堂。沒有美術底子的她,憑藉自己特有的審美觀,買書自學,潛心鑽研,終於養成純熟雕工,將鄒族文化傳說深烙在每件皮革作品上,讓部落文化之美得以展現在世人眼前。轉眼,邱梅惠的「金皮雕工作室」已成立九年,她的作品同時也在臉書上接受客訂。今年二月,透過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雲嘉南分署「明師高徒計畫」的媒合,順利找到師徒配對,讓她的皮雕技藝得以傳承給同部落28歲的身障青年莊義賢。

莊義賢18歲時因一場車禍不幸失去左腿,歷經十年的意識消沈,終於在雲嘉南分署阿里山就業服務台陳詩韻的牽線之下,認識生命中的貴人邱梅惠,從此莊義賢與皮雕結下不解之緣並重拾自信人生。這對親如姐弟的師徒相處不過四個月,對技藝邱梅惠毫不藏私且要求相當嚴苛。莊義賢說,他從師傅身上學到的不只是皮雕技巧,而是言談理念中傳遞出對生命的堅持與熱愛。莊義賢自認沒有美學天賦,但他強調肯學且一有空就到邱梅惠的工作室習藝,未來他想跟著師傅的腳步繼續推動皮雕藝術,發揚部落傳統文化。

有關「明師高徒計畫」方案,對此,雲嘉南分署表示,是透過一對一或一對二師徒制技藝傳授,期使15至29歲非在學待業青年習藝後投入就業市場,也讓優秀職業技術薪火相傳,舒緩技術斷層、人才缺工問題。持續招募配對的職類有傳統技藝、農林漁牧、機動車輛維修、裝潢木工、成衣加工、皮革製品等25個職類。師徒媒合成功,師傅每月可領指導費五千元,徒弟每月可領訓練津貼一萬元,最長補助一年,詳情可上雲嘉南分署官網青年專區查詢。

(責任編輯:王愉悅)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