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12年國教爭議大 學界提一試兩用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 , , , ,

【大紀元2014年08月05日訊】(大紀元記者黃玉燕台灣台中報導)12年國教上路引發爭議,台中市副市長蔡炳坤指出現行的制度「免試入學非免試,特色招生無特色」;他建議採「一試兩用」概念,以一次國中會考成績,做為80%學生「就近申請入學」依據,及20%學生「特色甄選入學」門檻,才能改善整體現狀。

台中市府教育局5日在明德高中舉行「103學年度第1學期台中市公私立中小學校長會議」,331位校長齊聚交流教育理念。曾任建國中學、台中一中校長的蔡炳坤指出,現行制度是「免試入學非免試,特色招生無特色」,因為會考仍存在,且是兩次大規模考試,並非真正免試,反而耗費龐大成本。

他以「80/20法則」為例說,社會上80%財富集中在20%人手中,80%資源被20%人耗盡,但80%多數只有少數影響力,20%少數卻造成主要且重大影響,這才是社會現狀,必須要面對它才是。蔡炳坤說,既然教育制度無法一次適用100%人口,唯有解決20%少數需求,才能改善整體現狀。

「有考試仍堅持為免試,這樣是不對的!」蔡炳坤建議「免試入學」改名為「就近申請入學」,「特色招生」改名為「特色甄選入學」,才能符合原意;同時也提出「一試兩用」概念,以一次會考成績做為80%學生「就近申請入學」依據,及另外20%學生「特色甄選入學」門檻,學生可憑會考成績同步報名「就近申請入學」或「特色甄選入學」。

他說,各校「特色甄選入學」可依需求採加權或加考,會考成績滿足門檻,即可報名參加,但加考科目不超過三科;除非各校間成立聯合群組,採取相同加權或加考,學生可在群組學校中自由選擇。至於放榜時間,他認為應由「特色甄選入學」先放榜,再由「就近申請入學」放榜。

另外「免試入學」最被詬病部分是將「志願序」及「作文成績」列為超額比序項目,蔡炳坤認為,上述兩項均不適合做為超額比序項目,中央應再思考其他比序項目。

(責任編輯:羅令尹)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