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尼克村加租13% 华人:太不公平

业主管理开支缺口欲转嫁住户 加租公听住户表示反对

人气: 3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2014年09月23日讯】(大纪元记者蔡溶纽约报导)有众多华人住户的曼哈顿下东城尼克村(Knickerbocker Village) 政府楼加租在即,纽约州房屋局(DHCR)22日晚在华埠第一小学举办公听会,就尼克村管理办公室提出对住户两年加租13%的方案征求住户意见,数百住户参加 了公听会,抗议管理办公室将运营成本超支的缺口转嫁给他们来承担。
  
尼克村管理办公室提出,2014 年加租6.53% ;2015年加租6.13%。参加公听会的大部分为华人,许多人在现场举着自制标语,上写:“增加13%租金实在太不公平!”
  
郭姓住户在尼克村已经住了38年,他说1977年入住的时候,一房一厅月租金253元,现在已经涨到890元, 上涨13%后,月租金将超过1000美元。他接受两年加租6%(一年3%),而不是13%。
  
华人住客Ivan Chu 带着襁褓中的孩子参加公听会。她说,10年间工资都没有上涨,而房租不断上涨,这对于家中有老人和小孩的家庭,是很大的负担。这栋楼大多数是中下收入的居民,租金持续上涨让人难以安寝。

空置房2/3

另一名韩姓住户说,以前尼克村有登报,让人申请这里空置出来的公寓,“但最近好几年都没有这样做了。楼群中有不少空置房,为何不租出去?无形中开销大,都让剩下的住户承担。”
  
尼克村原来的居民委员会三个多月前解散,此后基廷女士(Mary Keating)被居民们推选为尼克村临时居民委员会的会长。基廷说,管理处资金管理不善造成亏损,应该由房东承担责任,而不是租户。她说,尼克村(由纽约州补贴房租的Mitchell-Lama住房)的基础设施需要重建,现在有2/3的公寓已被业主空置多年,希望州长能给“房屋重建局”资金。
  
管理公司的会计辛格(Henry Singer)说,业主曾“刻意”保持一定的豪华公寓不出租,以便进一步把尼克村“从有限利润的租房项目转入私人市场的合作公寓(co-op),损害了大多数可负担房住户的利益”。他说,纽约州房屋局知道这个情况。

业主高估费用

基廷说,业主高估了水费、排污费的开支,并且对未来2年这笔费用不完全的讯息计算,以致计算出的预算支出比实际开支高出40万美元。同时业主空置了部分单元房,令屋村的收入明显下降。但是按照法律规定,除非得到当局许可,业主须将空置单位批租给符合资格的申请人。
  
曼哈顿区的多位民选官员,包括纽约州众议长萧华、曼哈顿区长布鲁尔、国会众议员维乐贵丝、州参议员史葛静以及市议员陈倩雯等,已于9月8日联署去信纽约州房屋及社区续约局,要求否决对尼克村的加租动议。
  
联署信中说,尼克村是根据政府第8条款为中低收入者提供可负担住房,要求在确定住宅区业主是否违规之前,纽约州房屋及社区续约局应延期批准或否决尼克村的加租动议,并且要求业主自行面对单位空置而带来的一切损失。
  
陈倩雯说,纽约州房屋局应该尽责,充分调查该屋村的加租动议,不能自行决定,最后“要让租户逐项检查”。

尼克村政府楼简况

位于下东城的尼克村政府楼是由州府补助、私人管理的住宅楼群,共有东西两院、12栋高13层的住宅大楼组成,约有1600个单位,有4千至5千个住户,其中华人住户占2/3。
  
尼克村坐落于曼哈顿桥和布碌崙桥之间,位于下东城区Monroe街 10至20号,以及32至40号, 共占两个街区,毗邻市议会,距离东河只有两个街区。
  
桑迪飓风过去一年后,尼克村获得了联邦政府的一笔救灾资金,以“社区发展资金”的形式划拨。

2013年春,纽约市获得许可使用18亿元的联邦救灾款, 重建因桑迪飓风受损的基础设施,如尼克村的重建,但这笔救灾款的落实进展缓慢。
  
尼克村已有将近74年的历史。入住纽约州房屋及社区重建部管辖的政府楼入尼克村,住户要认证他们的家庭人口构成和年收入。超过收入上限的居民 每年会被征收租金的50%作为租金附加费。租金附加费(rent surcharges) 每年都会重新统计,目的是反映每年收入的变化。

责任编辑:赵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