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恐攻事件 专家疑美法情报失灵

人气 10
标签: ,

【大纪元1月10日报导】法国人质事件惨烈落幕,3凶嫌遭击毙1人在逃。不少人把焦点指向法国政府情报单位疏失,无法阻绝在前,将伤害降到最低;专家也分析美、法情报合作是否出现漏洞。

中央社引“纽约时报”指出,法国情报单位早知查理周刊是阿拉伯半岛盖达组织(Al-Qaeda)的主要标的,也知道塞德.果艾齐(Said Kouachi)及柴瑞夫.果艾齐(Cherif Kouachi)两兄弟曾涉及恐怖活动,柴瑞夫还曾于2008年因参与恐怖活动而入狱。

尽管如此,诸如查理周刊如此大的目标,依旧无法获得更好的保护,难逃恐怖分子攻击,酿成重大伤亡悲剧。

报导又说,不管法国是依据自家情报或是透过与美国的紧密情报交换,也早知塞德曾于2011年在叶门(又译:也门)会晤美国出生的教长、已死的阿拉伯半岛盖达组织精神领袖之一的奥拉基(Anwar al-Awlaki)。

不过,情报专家分析,叶门一直是美国情报单位监视的主要地方之一,但却不是法国的优先目标。

专家还说,法国安全单位把焦点放在曾赴伊拉克和叙利亚战斗,参与反叙利亚政权或伊斯兰国(Islamic State)的1000至2000名法国公民身上,疏于关注果艾齐两兄弟及另一名嫌犯柯利巴里(Amedy Coulibaly)的动向。

不少情报人员质疑法方为何不能或无法更积极监视两兄弟,以及了解他们在2011年及现在参与恐攻的情形。专家质疑,如此重大疏失,是否显示美、法情报合作出现漏洞或令人吃惊的疏失。

巴黎“战略研究基金会”(Foundation of Strategic Research)会长、国防专家葛兰德(Camille Grand)说,虽然法国境内没有很多激进穆斯林,但也难以跟踪每一个可疑分子。不过,监听电话及关注行踪是一回事,还是要有人进行实体跟监,甚至监听所有电话纪录。

事发后曾与相关情报人员通话的法国反恐专家布瑞萨(Jean-Charles Brisard)则说,限于人力,法国情报及安全人员无法监视每一名可疑分子。另外,法国也确曾追踪柴瑞夫一段时日,但后来判定不具威胁或威胁性不高,进而放弃找了其他较优先的目标。

责任编辑:孙芸

相关新闻
911 巴基斯坦自称恐攻目标
叙阿勒坡爆恐攻 17死40伤
恐攻成真  法国进入反恐新世代
前CIA局长:巴黎枪击新恐攻代表作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