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灣石斑魚 漁界的台灣之光

人氣: 565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2015年10月25日訊】(大紀元記者施芝吟台北報導)台灣的石斑魚養殖歷史悠久,無論在種魚培育或繁養殖技術,均居世界領先地位及優勢,農委會已將石斑魚列為國內重點養殖魚種,為維持產業優勢,行政院在民國98年(2009年)5月7日院會中,通過「精緻農業健康卓越方案」,推動石斑魚產值4年倍增到76億的目標。然而,當年莫拉克風災重創國內石斑養殖業,石斑倍增計畫目標也延到104(2015)年。天災未把台灣石斑打倒,反而展現出旺盛的生命力,103(2014)年11月石斑整體產值已高達76.1億元,提早達成石斑魚產值倍增目標。目前台灣石斑魚經濟產值世界第一,產量全球第二。

98(2009)年8月8日莫拉克颱風重創南台灣,我國石斑魚產業遭受重大衝擊,石斑魚產業開始重建之路。農委會副主委沙一志說,當時為了讓產業盡快恢復,除給予救助金額外,也提供免費沙土來重建等多項措施;災後重建不是恢復原來的路,而是創新,如果沒有破壞,就沒有機會建造新建設。

為加快重建腳步,政府提高養殖魚業天然災害低利貸款額度,石斑魚由每公頃的100萬元提高為500萬元,龍膽石斑則高到800萬元。在政府協助之下,屏東縣的石斑養殖在莫拉克風災一年後恢復產能,除加速災後重建外,也提升石斑魚品質,拓建行銷通路,耕耘全球市場,努力達成石斑魚產值倍增計畫。

提升石斑魚品質方面,集結產官學研的研發能量,從養殖環境、魚病防治、營養及餌料生物加以改善,開發出石斑魚虹彩病毒疫苗,製造百萬劑,免費供漁民使用,存活率從50%提升到75%。

辦理多場石斑人工飼料推廣使用及輔導說明,減少因生餌餵食發生疾病機率,石斑魚人工飼料產量由民國99(2010)年1萬3,571公噸成長到102(2013)年2萬7,913公噸;加強魚病防治,98(2009)年起每年投入1,200萬經費,聘請8位獸醫師,協助業者辦理水產動物疾病診療、疾病防治業務與未上市石斑產地監測。在政府民間共同努力之下,石斑魚產量也逐年增加。


另外,96(2007)年發布《漁船搬運養殖活魚管理辦法》,開放漁船到香港卸魚,99(2010)年起突破法令限制直航中國大陸23個港口,目前許可15艘漁船從事搬運養殖活魚業務,100 (2011)年起鼓勵建造高效率節能活魚搬運船3艘,活漁船搬運出口量自98(2009)年3,722公噸,到103(2014)年11月1萬5,318公噸;輔導產業參加國際水產食品展,行銷生鮮冷藏、冷凍石斑魚片及條凍產品,出口到日本、香港、馬來西亞、科威特等國。

在兩岸開放直航並簽訂ECFA,101(2012)年降為零關稅後,漁民運用高效率活魚運搬船,將石斑活魚直航中國大陸,大幅縮短運輸時間及成本,目前台灣石斑魚七成以上外銷到大陸,成為台灣石斑產業發展主力。


辦競賽行銷 冷凍魚口感不輸活魚

為避免市場過於集中,政府規劃引導石斑魚進入國內市場,向國人推薦優質台灣石斑魚,除輔導加工,開發石斑魚低溫冷凍全魚、魚片、魚塊,並結合產銷履歷在通路上販售,也配合節令推廣,補助地方辦理行銷,鼓勵婚宴節慶使用石斑魚食材。

沙一志說,當石斑魚倍增,量這麼多,大陸吃得下嗎?因此很早就推動冷凍石斑魚的準備工作,從養殖池直接起來放血、冷凍,再賣到市場。為了讓消費者對冷凍石斑有信心,特別舉辦冷凍石斑魚肉質競賽,發現冷凍石斑魚只要處理好跟石斑活魚差距很小。

他表示,利用比賽的方式,讓養殖業能真正站出來說:「我是養殖的,不是野生的。」大約從烏魚子比賽開始,烏魚子比賽非常成功,養殖的品質也很棒。自去年起,漁業署推廣「冷凍石斑魚」,當時就有些聲音:石斑魚不是要活的才好嗎?要野生才好嗎?當然不否認野生的,但是野生資源少,為了環境保護、永續發展,不應該利用野生的。

沙一志指出,目前石斑魚已經是完全養殖,養殖業都採用生態養殖,產業與自然環境和諧共存,用心注重種苗、水質、底質、飼料營養、疾病預防等,且搭配專業、衛生安全的加工處理條件,產品也都以真空包裝及簡便料理方式販售。

他說,石斑魚活的當然好,但是有限制,如時間及運輸限制,要提升銷售就必須用冷凍,因此要打破消費者對於冷凍的觀念,冷凍石斑魚其實不差。在去年推廣時,要求漁會系統過年年節禮盒要配石斑魚,還記得當時的配額是20噸,每人面有難色,怎麼可能賣得出去呢?結果超過20噸,「只要有心,就能把事情做好。」

沙一志說,現在的養殖漁民,不是傳統的養殖漁民,現在都用遠端監控,甚至有通路公司等,都是動力,需要持續不斷加油,雖然目前外銷是以中國大陸為主,但是我國的石斑未被大陸打敗,甚至超越大陸,蓬勃發展,都是產業界的努力,漁業署也續與產業合作。

漁業署長蔡日曜表示,受到暖冬影響,今年石斑魚的產量增加,產地價格略低於去年,龍膽石斑目前產地價每公斤大約300多元、青斑則是280元上下。產地價格略微下滑,蔡日曜評估零售價有機會下調一些,建議民眾購買冷凍石斑魚回家烹調,品嘗石斑魚的好滋味。

台灣優質石斑魚含有OMEGA-3 、多元不飽和脂肪酸、EPA、DHA及優質蛋白質,料理方式多元,如清蒸、紅燒、糖醋、椒鹽或三杯都可以;龍膽石斑一般可以長到50、60台斤以上,是台灣最大型的養殖魚種,肉質細膩、皮Q彈滑嫩。

龍膽石斑魚頭、下巴,口感滑嫩具彈性,適合鍋物料理、鹽烤;龍膽石斑魚皮薄片,口感鮮甜且魚皮膠質厚、鮮Q,涮涮鍋最能吃出甜味;龍膽腹肉菲力及龍膽骨切丁,口感扎實具彈性,富含膠原蛋白,煮湯、煎、烤都適合。◇

台灣石斑魚歷年產值
年次 產量(公噸) 產值(億元)
98 1萬3,543 35.9
99 1萬1,763 35.7
100 1萬3,870 53
101 2萬2,908 72.9
102 2萬6,566 68.2
103 2萬5,000 76
備註:103統計到11月止
資料來源:漁業署 記者施芝吟/製表
石斑魚
年次 養殖面積(公頃) 產值(百萬元) 出口值(千美元)
98 1,692 3,424 4萬2,819
99 2,039 3,602 7萬7,086
100 2,124 5,166 12萬1,846
101 2,312 7,170 16萬2,120
102 2,215 6,661 15萬4,542
103 1,992 8,454 19萬4,311
資料來源:漁業署 記者施芝吟/製表

責任編輯:芸清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