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臺民團立委要求停止兩岸貨貿協議談判

人氣: 775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2015年11月04日訊】(大紀元記者鍾元、黃筠芸臺灣臺北報導)臺灣陸委會釋放訊息,希望在年底前,完成兩岸貨貿協議協商。各界憂心此舉恐圖利財團,犧牲基層農工權益,民團將於7日下午發動遊行。此外,中共國臺辦日前遭查出有收賄違規現象,民團4日舉行記者會呼籲,貨貿談判不可在「賄聲賄影」中進行,應先停止談判。

抗議貨貿圖利財團 臺民團11月7日下午發動遊行

臺灣陸委會多次釋放訊息,要在年底前,也就是2016總統大選前,和中共完成兩岸貨貿協商。專家分析,中共要求臺灣開放、降稅的產業,包括農產品、鋼鐵、紡織、塑膠加工的下游製品,都是臺灣就業人口眾多的內需產業,之後如果開放低價中國農工產品進口,他們都將是被犧牲族群。

對於兩岸夏張會日前達成「年底前完成貨貿談判」結論,外界預估11月中旬會宣布談判完成,經濟民主連合召集人賴中強批評,貨貿是犧牲基層農工權益,來圖利石化、面板、汽車等10大財團,民團將於11月7日下午發動遊行,全力阻止這項違背民主、危及食品安全、損害農民和勞工生計的協議。

民團:貨貿是中共統戰手段

島國前進發起人陳惠敏強調,「中共要求開放的產業中,農產品的開放對臺灣的衝擊是最大的!當初管制的830項農產品,將一口氣進入臺灣。」「貨貿不僅是經濟政策,更是中共的政治操作」,在中共統一的立場下,所有的經濟活動都包裹著政治企圖,貨貿就是中共統一臺灣的手段。

中研院社會所副研究員吳介民表示,2013年到2014年的反服貿運動,在太陽花學運達到最高峰,服貿協議硬是被臺灣公民社會擋了下來。他提醒,此次貨貿談判,是兩岸政商利益集團,利用貨貿談判再度集結、鞏固的契機,伺機再度對臺出擊。

臺灣農村陣線發言人陳平軒提到,目前要開放的農產品都是當初決議要保護的敏感性農產品,更是臺灣農業的底線,一旦接受協議,將會對臺灣農業造成大衝擊。

立委參選人呂東杰表示,臺灣的食安問題層出不窮,政府沒有想辦法從源頭加以改善食品安全、落實地產地銷與糧食主權已經失職,現在還要進口中國的農產品,增加檢驗的困難和食安的風險,簡直是拿人民的健康開玩笑。

中共國臺辦涉賄 臺民團、立委籲停止貨貿談判

日前媒體報導指,中共國臺辦被中紀委調查發現有收賄違規現象,國臺辦主任張志軍也證實並表示將認真改正。對此,賴中強呼籲,貨貿談判不可在「賄聲賄影」中進行,應先停止談判,等兩岸政府查證並聲明貨貿與「國臺辦收賄案」無關為止。

臺聯黨團總召賴振昌立委表示:「相對的(中共)那邊如果有人收賄,我們(臺灣)這邊就有人可能行賄。」臺聯黨團質疑,臺灣恐怕有人參與其中,呼籲政府徹查與中(共)國談判的官員財產,並暫停與中(共)國的貨貿談判。

臺灣勞工陣線主任洪敬舒認為,財團打著臺灣利益與中(共)國交流,但這些財團的利益並不代表臺灣所有產業與勞工的利益,中小企業與勞工往往成為貨貿與服貿的犧牲者。

責任編輯:林妍

評論